宋彤一身便衣,去龍灣縣任知縣,過河時船家要五錢銀子。他與船家攀談,才知道這條河叫龍灣河,岸上的村莊叫龍灣村,在龍灣縣境內。他心想船家若知道自己就是新來的知縣,一定不會收錢的。
正想著,又有人上船,船家卻只要兩錢銀子。宋彤納悶地問船家,船家笑著告訴他,黃老爺交代,對當官的要多收些。聽了此話,宋彤不由問道:“你怎麼看出我是當官的?”船家說,看他走路說話斯斯文文,再加上黃老爺交代,今天宋知縣上任,這裡是必經之路,憑這,斷定他就是宋知縣。
宋彤心中驚訝好傢伙,明知我是新任知縣,還故意多要錢,這個黃老爺是什麼來頭?
船家主動告訴宋彤,他家的黃老爺叫黃囤,祖居龍灣村,村裡有良田,縣城有酒樓,是龍灣縣的大戶。“就說這條龍灣河吧,沿河二十里,兩岸全是黃老爺的地,所以這龍灣河也就成了黃老爺家的。誰想從這裡渡河,坐船交兩錢銀子;不坐船泅渡,交一錢銀子……”
“什麼?泅渡還要交銀子?”宋彤大吃一驚。
船家嫌他少見多怪,告訴他,別說是人了,就連豬羊等牲畜,進了河也得交沖洗費。宋彤氣憤地問:“誰說這條河是他黃囤的?”船家回答,這是黃老爺說的。宋彤嚴厲地說:“他個人說的不算,官府說了才算!”船家輕蔑地說:“官府,誰是官府?黃老爺的表兄在京城當丞相,黃老爺就是官府!”
看來這船價就是衝自己定的堤:故意給自己一個下馬威,還是另有原因?宋彤百思不解,不過他已暗暗發狠,管黃囤表兄是個什麼官,早晚要讓他知道,這河不是他家的!
第二天宋彤剛走進大堂,門外就傳來擊鼓喊冤聲,一問是告黃囤的。
原來,龍灣村秦六的豬進了龍灣河,黃囤的家丁向秦六要衝洗費,秦六沒有錢,家丁就用木棍打著豬不讓上岸,活活把豬淹死了。沒想到豬淹死了事並沒有完,豬死時又拉又尿,增加了髒河費,共計二兩銀子。
就算那頭豬好好的也賣不到一兩銀子,這是明目張膽地訛詐!宋彤心頭火起,傳來黃囤,問他可有此事。黃囤回答,不會有錯,這是他親口給家丁定下的規矩。接著他又對宋彤說:“宋大人,那段河是我家的,河裡的水是我家的水,從我家的河裡過,弄髒了我家的水,交錢是天經地義。”宋彤耐著性子問:“那河怎麼就成你家的了?”黃囤回答:“兩邊的土地都是我的,中間夾著的河當然也是我的。”
宋彤聽黃囤這樣回答,靈機一動,接著問:“那河和水真是你的?”黃囤理直氣壯地回道:“就是我的!”
宋彤說一聲“好”,接著提筆判道:秦六的豬入黃家河,弄髒了黃家的河水,理應交給黃家沖洗費、髒水費二兩銀子,但黃家的水淹死了秦六的豬,理應賠償秦六銀子十兩。雙方交清,再無糾葛。宋彤寫完讀給雙方聽,本以為黃囤會大吵大鬧,極力反對,沒想到他首先鼓掌叫好,連說宋大人公平公正,緊接著就拿出八兩銀子放在宋彤面前。
退堂之後,宋彤想來想去,也沒有想出黃囤為什麼甘願吃虧。
第二天傳來訊息,黃囤把判決文書拿回龍灣村,給全村的人看,讀給全村的人聽,說官府已經認定,這龍灣河就是他黃囤的,以後他再收錢,誰不交就是抗拒官府,輕則牢獄之災,重則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