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黑人清白

[ 民間故事 ]

太平天國“天京之亂”後,大批商賈鉅富紛紛逃難去了,原本在江南一帶繁榮興盛的燒窯業也因戰爭逐漸蕭條荒廢。而此刻,浙江嘉善幹窯鎮上來了一位中年男子,此人姓孫名安興,他的出現給小鎮的燒窯業開創了一片新天地。

孫家世代經商,由於戰爭,孫安興帶上全家老小來到嘉善定居。他在幹窯鎮上停留了數日,發現幹窯一馬平川,河流縱橫,土質細膩,這可是燒製磚瓦的風水寶地呀!他首先請來了風水先生,在幹窯村的烏橋頭選了一塊寶地。地基選好後,就得請盤窯師傅了。離烏橋頭不遠處有一個村莊叫沈家寨,寨子裡住著不少本地的窯主,孫安興想,有窯主肯定就有盤窯師傅,於是他興沖沖走進了寨子。

沈家寨依水而建,河兩岸都是民居。當孫安興向他們打聽盤窯師傅時,大家都支支吾吾推說不知道。孫安興一連跑了好幾天,竟然沒找到一個盤窯師傅。

這天,就在他打算去別處尋找時,忽聽身後傳來一陣叫喊聲:“抓小偷……”

孫安興轉過身,就見幾個夥計模樣的人,抓住一個衣衫襤褸的叫花子猛打。他趕緊上前勸架:“快住手,這樣打要出人命的,他偷了什麼,我來賠給你們。”

經過細問,孫安興才知道,這個叫花子偷了兩個燒餅,夥計們怕老闆責怪,所以要拉他回去問罪。孫安興見叫花子可憐,替他賠了錢,還買了幾個肉包子送給他,並問:“我看你年紀也不大,為什麼會淪落為乞丐呢?”

叫花子見孫安興人好,就一五一十說起了自己的遭遇。他叫金瑞玉,是安徽人,從小在窯廠幹活,十八歲跟師傅學盤窯,三十歲成為當地窯廠的“大夥”。由於戰亂他流落到江南,他知道幹窯這裡窯廠多,就想來這邊找活幹,誰知半途中遇上了小偷,身上的盤纏被偷個精光,便一路乞討到了這裡。剛才實在餓得受不了了,偷了兩個燒餅。

眼前的叫花子竟然是燒窯的高手,孫安興拉住他,激動地問:“你會盤窯嗎?”

金瑞玉說:“我會我會,盤窯、裝窯、出窯我都會。”

孫安興高興地拍著金瑞玉說:“我帶你去洗個澡,以後你跟我幹,明天我們就動工盤窯。”

第二天開工盤窯,可人手不夠,孫安興去街上招工,竟沒有人願意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窯工怎麼盤窯?最後還是金瑞玉看破了“天機”,他說這邊的人非常排外,只有到街上找那些流浪漢,只要有口飯吃,他們肯定願意。

果然,按照金瑞玉的辦法,很快招來了十幾名流浪漢。不多時日,金瑞玉他們就在烏橋頭盤起了一座和合窯。在開工前,孫安興請大夥吃了頓飯,席間他語重心長地跟大家說:“往後我們孫家窯,不管男女老少都是一家人。大家要記住,窯要黑,磚要黑,但人一定要清白。”

在震天動地的鞭炮聲中,孫家窯開始點火了。金瑞玉起早摸黑守著窯洞,當看到一窯窯叮噹作響的青磚黑瓦出窯時,他和窯工們都樂得合不攏嘴。孫家窯打響了第一炮,一夜間傳遍了四鄉八里,趕來購磚的船隊在烏橋頭排成了長長的隊伍。不知何時,坊間傳出一句俗語:“三王一馬”抵不上孫家一隻角。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天,知縣胡大人親自登門求見,孫安興暗暗吃驚。等見過禮落座後,孫安興便直言不諱地問道:“胡大人有事儘管吩咐,孫某一定盡力而為。”胡大人知道孫安興誤會了,便呵呵一笑,說明了來由。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三官過橋
下一篇: 文同和斑竹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