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

[ 民間故事 ]

大橋鎮有一位陸姓秀才,有兩件事情,他耿耿於懷。

一是,他試圖走仕途,寒窗苦讀,卻京試落榜。二是,幸虧他無師自通,摸出了一些診病門道,他不得不民間行醫,勉強餬口。

可是,這年隆冬,他去西岙出診,一對夫婦,老年得子,養到七歲,患病不起。陸秀才還是頭一回碰到這樣的病症,寒冷的天氣,他急出了一身大汗,眼看著奄奄一息的孩子卻無可奈何。只說:聽天由命了。

一連三天,陸秀才閉門不出,他的耳畔,像寒風吹過山林,不斷響起那對老夫妻的哀求:救救孩子吧,我倆就這麼一個孩子,求求你,救救孩子。

陸秀才想到這些年,似乎路路都走不通,考試考不上,救人救不活,彷彿一條小生命就要斷送在他手裡了。

這一天早晨,他砸掉匾牌,鎖住家門,拎著包裹,離開小鎮,尋訪名醫。

出鎮不遠,一條小河,河上有座橋。他不知多少次經過這座橋了,卻見橋頭的石沿上蹲著一個陌生的老乞丐,衣衫襤褸,白髮凌亂,正捧著荷葉包著的冷飯糰,鬍鬚粘著飯粒,像冰凌。

顯然,老乞丐由外地流落到這裡。陸秀才掏出包裹裡的一串銅錢,彎腰擺在老乞丐腳前。他走過三步,立刻折返,回到老乞丐面前。

陸秀才注視著荷葉。鮮翠碧綠的荷葉包著雪白凝結的米飯,他一驚一愣,揉了揉眼,接著他俯身,確定無疑是一張新鮮的荷葉,彷彿剛從荷塘採摘出來那樣,葉脈清晰、鮮嫩。寒冬臘月哪裡會有六月荷葉呢?

老乞丐的唾沫沾在荷葉上,如露珠,陸秀才頓時想起了那對老夫妻的小男孩躺在床上的樣子。老乞丐餓極了,吞罷冷飯,摘了鬍鬚上的飯粒,放入口中,起身靠近石橋欄。荷葉飄飄悠悠落入水中,像圓圓的木澡盆,順著河水浮游。

陸秀才再端詳老乞丐,滿臉汙垢皺紋,目光炯炯有神。他也算見多識廣了,這般活著的狀態,隱含著一股仙風道骨。

寒風吹過拱形的石橋。老乞丐的白髮在風中拂動,如春天的垂柳。老乞丐不撿銅錢,僅瞥了他一眼,下橋,往鎮裡的方向走去。

陸秀才緊追幾步,搶在老乞丐前邊,撲通跪拜。

老乞丐朗朗地笑了,說:陸秀才,莫不是看錯人了吧?

陸秀才一臉驚詫,越發不肯起身,問:師父怎知我的名姓?

老乞丐笑著來扶,說:你何故拜我為師?

陸秀才執意不起,說:你答應收我為徒,我便起身。

老乞丐說:既然如此執著,那麼,你撈起水中荷葉,我就收你為徒。

陸秀才憑欄望去,傍岸已結晶瑩薄冰,河水倒映著藍天,那張荷葉像是失控的小舟,在旋渦裡不由自主地打轉。鮮綠鮮綠的荷葉特別醒目。他不識水性,一陣寒氣襲捲全身。

老乞丐說:撈起荷葉,收你為徒。

陸秀才攀著橋欄,似乎河水在召喚。

老乞丐說:這樣也好,各奔東西,互不耽擱。

陸秀才咬緊牙關,閉住雙目,縱身一跳。似乎橋與河的距離相當遠,好一會兒,他聽見嘩嘩的水聲,手觸及了那一片荷葉,身子竟然不沉入水中,他扒拉著手,憑藉荷葉的浮力,接近了河岸。一陣淋漓的水脫離了他的冬衣,他打了個寒戰,再看自己,衣褲乾乾淨淨,滴水不留,彷彿沒沾過水一般。身體裡湧動起暖流。

他邊跑邊喊:師父師父。到了橋頂,望兩邊,不見老乞丐蹤影了。那笑聲似在迴響。忽聽手中發出風掀書頁的聲音。荷葉已成了厚書。他翻閱,是一本醫書。他在橋上跪下,望空三拜。

他不覺寒冷,在橋上開始閱讀醫書。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他回到鎮裡,像是經歷了一次遠航。點燈細讀,燈油耗盡。他出門,問遍鎮裡的居民,都沒見過他描述的老乞丐的形象。

他配了一帖藥,急忙趕到西岙。那對老夫妻已哭至無淚,泣不成聲,正要給小兒下葬。

煎了藥,給小男孩灌下,小男孩活了過來。

那以後,他出急診,總是隨身攜帶著那本醫書,醫書時不時散發出荷葉鮮活、清新的氣息。每當他救活一人,就響起老乞丐的笑聲。洞察癥結,藥到病除,只須一帖藥。那一帶的人們,都稱他為陸一帖。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奪命金錠
下一篇: 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