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上殿

[ 民間故事 ]

乾隆年間,有一年大旱,又趕上蝗災,很多地方都歉收,百姓日子過得很艱難。朝廷雖然四處運糧賑災,但僧多粥少,加上官吏腐敗,效率低下,餓死人的事屢見不鮮。

各地官員紛紛上書求援,激烈一點的就親自進京求見皇上。乾隆開始還接見幾個,後來人來得太多,不堪其擾。但各地官員帶著民意,千里迢迢地趕來,乾隆又不好意思下旨說不見,於是就讓自己的心腹大臣給出主意,如何讓這些官員知難而退。

大臣笑了笑說:“這事臣沒啥辦法,但臣知道,萬歲宮裡的太監公公們,有的是辦法。平時外地官員入京,如果不給他們賄賂,大官他們不敢折騰,小官他們有的是辦法刁難。萬歲一問便知。”

乾隆看向自己的貼身太監,太監哪敢承認,連連說絕無此事。乾隆罵道:“這時候就別裝了,恕你無罪,說吧。”

太監這才扭扭捏捏地說:“不瞞萬歲,辦法確實是有的。第一個辦法,是看官員的服飾。如果他的官袍很舊帶補丁,就說他有駕前失儀之罪,不能讓他進殿;如果他的官袍很新很乾淨,等萬歲見到他,就說穿這麼新的官袍,可見地方上並不窮困,回去吧。”

乾隆一聽有理,追問道:“如果半新不舊,趕不走呢?”太監說:“那還有辦法,就算進了殿,說不上幾句話就可以打發掉。奴才們有兩大法寶:磕頭磚和巴豆茶。”

乾隆覺得新鮮,問怎麼回事,太監解釋說:“咱們這大殿上的每一塊磚,奴才們都是敲過的,有的底下很瓷實,就是磕爛了頭也沒多大動靜;有的底下比較空,輕輕一磕就砰砰響。歷來是給錢的官員帶到空磚前,不給錢的就帶到實磚前。萬歲爺若累了,就帶人到實磚前,不等說話,就說磕頭沒響,對萬歲不敬,趕出去就是了。至於巴豆茶,那就更簡單了,官員等著上殿之前,奴才給他送茶水,裡面放點巴豆,就算上殿了,說不了幾句話就得肚子疼告退,告退後也沒有再回來的理兒。”

乾隆哈哈大笑道:“你們這群狗奴才,鬼點子還真多。就這麼辦吧,凡是來要錢糧的,一律讓他們到戶部去扯皮;非要見朕的,就用你們的方法打發走。”

這三招立竿見影,果然後面再來請求面聖的官員,都被卡住了,就算官袍過得了第一關,磕頭磕到流血,奈何要拉肚子,也只能匆匆告退。因此,乾隆輕鬆了好多。

這天,又一個官員請求面聖,此人名叫徐勝,因為戶部的錢糧遲遲不到,百姓要餓死了。乾隆揮揮手,讓太監們“照方抓藥”。

徐勝站在大殿外,等著乾隆召見。太監走到他身邊,先轉圈看了一遍,只見他的官袍看上去顏色靛青,挺新的,沒法說人家失儀,於是揮揮手,領著徐勝進殿了。領到實心磚的地方,太監讓徐勝停下了,高聲喊道:“萬歲召見,行禮!”

徐勝按照禮節,跪下三叩首。乾隆在殿裡批著奏摺,只等磕頭不出聲,就把他攆走。不料三個頭磕下去,咚咚有聲,顯得十分誠懇。乾隆一愣,太監也蒙了,按理說自己對大殿如此熟悉,不該犯這種低階錯誤啊,他嚇得脖子一縮,也不敢說話。

乾隆一邊批奏摺,一邊抬頭看了一眼,淡淡地說:“看你這袍子如此嶄新,想來地方上並不貧困,回去吧。”不料,徐勝卻大聲說:“萬歲,臣自千里之外而來,請萬歲賜一盆清水。”

乾隆很納悶,不知道他要幹什麼,但還是讓太監打了盆清水端來。徐勝把清水往身上一澆,頓時藍色褪去,一塊塊補丁佈滿官袍。徐勝大聲說:“臣唯恐失儀,因此將舊衣新染了顏色。既然萬歲覺得臣衣服太新,只好讓萬歲看看臣這身官袍,就如同臣的管轄之地,大災之下,已是千瘡百孔,請萬歲明鑑。”

乾隆又是一愣,沒想到這傢伙還有這麼一手。眼看著不能立刻打發了,他停下手裡的筆,抬頭看著徐勝說:“你那裡災情如何?說吧。”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豆盤包子
下一篇: 兩個城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