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天宮裡有兩個小仙,玉皇大帝把他倆派往人間去當城隍,讓他倆分別掌管一方土地。
其中一個小仙到了嚴州府,成了嚴州城隍;另一個到了睦州府,當了睦州城隍。沒過多久,睦州城隍就發現這城隍爺可不好當呀,百姓們前來許的願有不少是互相打架的,這個要往東,那個要往西,讓他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時間一長,百姓都說他這個城隍爺不太靈驗,所以香火也越來越少了,別說大魚大肉,就連粗茶淡飯也快吃不上了,睦州城隍不禁愁得濃眉打結。
嗨,你還別說,他這一發愁,生意反倒來了……
這天一大早,有個果農拿了香燭、元寶和豬頭等供品來廟裡求城隍,說是這幾天他果園裡的果子成熟了,千萬不要颳風,否則這一年白辛苦了。
果農一走,睦州城隍就露出了笑臉,這不颳風實在是太簡單了,看來有供品可以享用了。誰知此時又來了個船伕,也拿著不少供品來祭祀,說他這幾天要行船去明州,最好能颳大風,那樣他就可以升起風篷來借力了。等船伕走後,睦州城隍又為難了,天哪,這兩個願望又是打架的,一個要颳風,一個不要颳風,怎麼辦?看來這兩份供品,我只能享用一份呀!
還沒等睦州城隍想好該怎麼辦,又有人來了,這是個農民,他拿著供品,請求城隍老爺這幾天下幾場雨,不然稻苗要枯死了。農民走後,睦州城隍正準備下雨,突然又有一個商人拿著東西來許願,請求這幾天不要下雨,否則影響他外出經商。
怎麼辦?到底是下雨還是不下雨?看來這兩份供品又不能兼得,睦州城隍心裡更愁了。
罷罷罷,不管了,去嚴州一趟,看看那個嚴州城隍是怎麼做的。想到這裡,睦州城隍抬腿就去了嚴州。
一到嚴州府的城隍廟,睦州城隍就驚呆了,這裡香火旺盛得不得了,與自己冷冷清清的睦州城隍廟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
嚴州城隍見睦州城隍來了,便開心地拉他喝酒。喝著喝著,那睦州城隍便說了:“老兄呀,看來還是你福氣好,你這裡香火這麼旺,供品吃都吃不完,可我三天兩頭餓肚子啊。”
嚴州城隍笑了:“老弟呀,天下的百姓其實都一個樣,只要你能為他們辦事,他們就會給你燒香供奉以作回報。”
睦州城隍長嘆一口氣,皺著眉頭說:“我也想為百姓辦事呀,可百姓百條心,他們的要求常常互相打架,你讓我怎麼辦呀?”
嚴州城隍想了想說:“你說些具體的事,我來聽聽。”
睦州城隍便把剛才發生在睦州城隍廟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然後長嘆一口氣說:“唉,當個城隍爺,也太難了呀!我想,還是迴天宮掛個閒職算了……”
嚴州城隍聽了,喝了口酒笑著說:“老弟呀,你說的那些難事,在我看來一點也不難呀!”
睦州城隍一聽,傻了眼:“啥,你說不難?”
“當然不難。”嚴州城隍不緊不慢地說,“你聽著:大風沿著江河走,莫進農家果樹林。晚上下雨白天晴,不誤商人趕路程。”
睦州城隍聽了,先是一怔,隨後恍然大悟道:“高!高!實在是高!”
嚴州城隍又說:“老弟呀,我們當神仙的,為老百姓做事,可得多動動腦子啊!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好神仙,才會有百姓來供奉香火呀……”
睦州城隍的臉紅了,他一聲不吭,細細思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