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十二年春天,五十八歲的俞正燮在黟縣石墨嶺租房暫居。
俞正燮,清代學者,字理初,安徽省黃山市黟縣人,出生於書香世家,天資聰穎,文采斐然,卻因為自幼家境貧寒,科舉考試並不順利,僅僅考中了舉人。儘管如此,他卻一直痴迷於著述作文,且碩果累累。為了撫養母親妻小和五個弟弟,他不得不在大半個中國輾轉奔波,經常借債度日,根本沒有能力把自己的心血之作結集出書。
前不久,他的房師王藻和孔繼勳、邱景湘、吳林光等人決定湊錢為他刻印書稿,於是他暫時停止了為人編書校書、授徒講學之類的事宜,隱居在石墨嶺校對自己的書稿。
這天一大早,俞正燮推開院門,一眼看到了一個藍花布包袱,不由得心裡一動。包袱裡是一個青花瓷罐,開啟罐子,一股幽幽的茶香撲了滿臉,見那茶葉顆粒緊實圓潤、顏色墨綠透翠,正是他最喜歡喝的黑茶——黟縣石墨茶。
那個神秘的贈茶人又追到石墨嶺給他送茶了!
石墨茶,以外觀呈黑色而得名,在唐代時就負有盛名,大詩人李白遊歷到黟縣時,曾經盛讚石墨茶。石墨嶺上的人常年飲用此茶,飲出了數不清的百歲老人,因而盛名不衰。
五年了,只要逢年過節,俞家都會收到一罐黟山石墨茶。誰送的,卻不知道。
這是俞正燮最喜歡喝的家鄉茶,真應了那“重如石、色如墨、香高味濃”的口碑,飲用後清心明目、思維敏捷、身健體輕,成為他外出謀生時須臾不可離的必備之物。
為了生計俞正燮常年到處奔波,很少能在一個地方安頓下來,能始終保持健康的身體,不能不說是這黑茶之功。漸漸地,這份神秘的饋贈成了常態,俞正燮在深受其惠的時候,心裡的疑團卻越來越大了。
沒想到,贈茶人又追到了石墨嶺!他到底是誰?為什麼堅持贈茶數年之久,卻從不露面呢?
幾天後,兩盒精緻的茶點又悄然出現在俞正燮院門前的石階上:五城茶幹、漁亭糕。漁亭糕是用黟縣黑糧製作的,也是俞正燮愛吃之物,讓他十分喜悅,包著茶食盒子的是一塊藍花布包袱,包袱皮上散發出淡淡的幽香。
石墨茶喝了很多,收到茶食還是第一次,俞正燮暗下決心,一定要揭開這個啞謎,再這樣悶葫蘆下去,他都要悶出病來了。
最近因為暑熱,俞正燮把桌椅搬到小院東側的竹林裡。從這一日起,他乾脆把一張舊竹床也搬到院門裡側,上搭遮雨篷布,掛上蚊帳,夜裡他就睡在上面。
幾天後的凌晨,俞正燮在夢中看到一個人走了進來,他猛然驚醒,發覺門外真的響起了腳步聲!他急忙下床,悄悄靠近院門,側耳傾聽,只聽那腳步聲輕盈細碎,似乎有人在門前停留徘徊了片刻,然後往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