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快到了,遠在他鄉教書的鄔先生懷揣一年辛辛苦苦賺來的十兩銀子,一路跋山涉水回到了家鄉。下了渡船,鄔先生正興沖沖地往家走著,忽然看見同村的大河媳婦,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一邊哭著一邊向河邊跑去。鄔先生頓時大驚失色:不好,要出事!
鄔先生衝上前去,拉住大河媳婦說:“大河媳婦,出啥事情了?”
大河媳婦一邊哭一邊告訴鄔先生,一個外村人說外出做生意的王大河,不知道犯了哪條王法,被官府逮住殺了,人頭就掛在縣城的城樓上!大河做生意的本錢銀子,是用房子做抵押借的高利貸……債主得知大河死了,限她三天連本帶利還清,否則就來收房子。丈夫死了,房子也要被人收走,她和孩子是沒有活路了。
說完,大河媳婦抱著孩子就要投河,上了年紀的鄔先生拉也拉不住,他靈機一動,掏出十兩銀子說:“哎,我昨天還看見大河了,這是他託我帶回的銀子!”
大河媳婦又驚又喜地問道:“這麼說大河沒死?”鄔先生說:“大河沒死。你看,這銀子就是他託我帶回來的。”其實,鄔先生對大河的事一無所知,他這麼做只是為了救大河媳婦和孩子,兩條人命啊!
大河媳婦半信半疑地抱著孩子去債主家還銀子,鄔先生鬆了一口氣,兩手空空回家了。
鄔先生家中也不富裕,要過年了,鄔夫人從早盼到晚,急等著丈夫帶回銀兩置辦年貨,沒想到鄔先生卻兩手空空回來了!問明原因,鄔夫人不但不生氣,反而連連誇獎他做得對。
鄔先生和夫人帶上家中僅有的一吊銅錢,來到集市,買了一些豆腐、蘿蔔、白菜什麼的。別人家置辦年貨,大多都是雞鴨魚肉、大米白麵,不管窮富,年貨總是比平時要豐盛一些。鄔先生是個愛面子的人,他不願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寒酸樣,一吊銅錢花光之後,就帶著夫人急匆匆回家了。
誰知,鄔先生和夫人開啟院門,立刻就被眼前一個裝滿年貨的竹簍驚呆了!裡面有一袋白米、一袋白麵、一塊五花三層的肥豬肉,還有一隻咯咯叫的大公雞……
鄔夫人激動得熱淚盈眶,說:“老頭子,你的善良感動了老天爺,給咱老兩口送年貨來了。”鄔先生指著竹簍上的字說:“這些年貨是鄰院何家送來的,你看竹簍上的那個‘何’字還是我寫的呢!”
何寡婦是鄔先生家的鄰居,兩家就隔著一道竹籬笆。何寡婦的丈夫十年前下河捕魚時,突遇山洪,被洶湧的河水捲走了,連屍首都沒找到……從那以後,何寡婦就和九歲的兒子何曉相依為命,艱苦度日。
鄔夫人說:“何寡婦孃兒倆也不富裕,怎麼平白無故送我們這麼多年貨呢?”鄔先生說:“我們還是把這些東西還給人家吧。”
夫婦二人正說著,何寡婦從外面回來了,她隔著籬笆牆高聲說:“鄔先生,你把一年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送給大河媳婦,自己連置辦年貨的錢都沒有了,我們孃兒倆送你一點年貨,這也是應該的。”
何寡婦三言兩語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了。原來鄔先生向夫人述說他如何把一年賺的銀子,全部送給大河媳婦母子倆的事,都被隔著一道竹籬笆的何曉聽了個明明白白。何曉把這件事從頭到尾跟他媽媽講了一遍,何寡婦也是個心地善良的人,當即就讓兒子給鄔先生家送來了這些年貨。
何寡婦接著說:“你們幫助大河家,我們幫助你家,鄉里鄉親的互相幫襯,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
鄔先生深施一禮說:“恭敬不如從命,年貨我們收下,謝謝!”
何寡婦快人快語說:“不用謝,你們幫我家何曉尋一個媳婦就行了。”
鄔夫人問道:“何曉這娃子去哪兒了?怎麼沒見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