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不氣

[ 民間故事 ]

清末時,灤州城西南的高坎村有個高大壯,名字聽著很魁梧,人卻長得既不高也不壯,比一般人還要瘦小單薄。不過,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高大壯外表乾癟,腦子裡卻很飽滿,對讀書悟性極高,十六歲那年,他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城裡的直隸第三師範學堂。

可惜,高大壯的父親多年前便因病去世,只剩下他們母子二人,靠兩畝薄地維持生計,家境極其貧寒。高大壯是個懂事的孩子,考慮到唸書需要一筆不小的學費,便打算放棄學業,但他母親高楊氏死活不允,說即使砸鍋賣鐵也要供他上學堂。後來,高楊氏去找丈夫生前最好的朋友石來順求借,才將高大壯的學費勉強湊齊了。

進了學堂後,高大壯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卻因不善言談、穿著破舊而經常被人欺負。

尤其是有個叫崔彪的男同學,學習不咋樣,但仗著自己人高馬大,常常把瘦弱的高大壯當泥巴一樣揉捏。

有一天放學,高大壯剛走出校門,崔彪從後面看他穿著肥大的褲子,上面還滿是補丁,就悄悄貼上前去,冷不丁地將高大壯的褲子扒了下來。當時,校門口男男女女好些人,高大壯連個內褲也沒有,那點隱私全暴露了!

高大壯在眾人的鬨笑聲中提上褲子,然後“嗷”一嗓子,像一頭髮瘋的豹子似的向崔彪撲過去。可高大壯瘦小,被崔彪一個掃堂腿撂翻在地,嘴巴都磕破了。高大壯不服,爬起來還要往上衝,偏巧被一位路過的老師看到了,那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地呵斥道:“看你長得像小雞,是他的對手嗎?還打架!”

高大壯小臉憋得通紅,“吭哧吭哧”地辯解道:“我、我……我出來不氣!”他本意是想說“出不來氣”,不料一著急竟說成了“出來不氣”,結果非但沒得到半點理解和同情,反倒引得眾人發出了更大的鬨笑聲。高大壯羞憤至極,恨不能找個地縫兒鑽進去!

高大壯哭著跑回家,對母親說寧死也不去上學了。高楊氏問明情況後,流著淚勸導兒子:“咱家之所以這麼窮,就是因為我和你爹不識字。你咬牙再忍兩年,等畢了業找份體面的差事,你自己衣食無憂,娘也跟著沾光得濟了。”高大壯邊哭邊點頭,高楊氏邊說邊落淚,到了動情處,母子倆抱在一起,放聲大哭……

回到學堂,高大壯只想一門心思讀書,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崔彪逮住了那天的話把兒,每天都帶著幾個調皮的男生,沒事找事地對著他喊“出來不氣”。高大壯心裡窩著火,眼裡含著淚,卻不敢反抗,只能默默忍受,數著日子盼畢業。

天長日久,高大壯的身體便積攢了不少疾病,尤以咳嗽最為厲害,有時甚至會痰中帶血。這年夏天,正趕上全體師生體檢,高大壯被查出患了肺癆,這種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學堂裡自然容不下他,高大壯迫不得已終止了學業。

高楊氏帶著兒子四處求醫,服了大半年的藥湯子,高大壯的身體總算得以恢復。但家裡值點錢的東西全賣了,還欠了一屁股外債。

高大壯覺得自己已是一個大人了,理應替母親分擔生活掙錢,十分賣力。

這天傍晚,正是吃飯的高峰時段,小飯館裡的客人眼看就要坐滿了,這時從門外又進來幾個人。高大壯趕忙上前打招呼:“幾位爺,裡邊……”“請”字還未說出口,高大壯一下子愣住了:真是冤家路窄,走在最前面的,竟然是崔彪!

崔彪也認出高大壯了,立時就大呼小叫起來:“喲,這不是‘出來不氣’嗎?跑這兒出氣來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黑金”情仇錄
下一篇: 偷不走的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