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娘被

[ 民間故事 ]

村裡有個習俗,兒子成親時,都得請人縫製一套離娘被。這意思是成了家就得離了娘,靠小夫妻倆自己過活。

方圓十里八鄉,王師傅縫製的離娘被最受歡迎。因此,每到婚嫁旺季,王師傅就忙得不可開交。

月娘是個寡婦,辛辛苦苦把兒子拉扯大。如今,兒子即將成親,月娘早早地就到王師傅那兒訂了一套離娘被。可她拿到被子後,左看右看,卻怎麼也不滿意。

兒子在一旁,看著口中嘆息不斷的月娘,問道:“怎麼啦?”

月娘皺著眉頭,嫌棄道:“都說王師傅的手藝好,哪兒好了,怎麼也看不出來!一個大男人的針線活兒真不怎麼樣,還不如我呢!而且拿在手裡覺得有點兒怪,好像是輕了。”

兒子聞言,忙拿來家裡的秤,稱了一下,果然少了斤兩。

月娘大怒:“這老不死的,連這種缺德錢也敢賺。別人家辦喜事,他倒好,黑心爛肺地撈好處,連咱們孤兒寡母都不放過,真夠缺德的!”

兒子不以為意,笑著勸道:“算了,咱家喜事臨門,不值得為這事兒動氣。”

月娘想想也是,但心中依舊怒氣難平:“這老東西,早晚得給他點兒教訓。”

兒子的喜事順利地辦完了,但離娘被這事兒,卻始終是月娘心頭的一根刺。

兒子成家後,夫妻倆進城做小生意,日子過得還可以。月娘也想做點兒營生,手頭也活泛點兒。

沒多久,月娘的老屋外頭就掛起了一塊招牌,上頭寫著:縫製離娘被。

兒子正巧回來,看到這塊招牌,不禁勸月娘:“人家王師傅做得好好的,大家都是一個村子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這不是自尋尷尬嗎?”

月娘說:“你摸著良心說話,為孃的針線活兒怎麼樣?村裡頭的人,除了做離娘被,其他縫縫補補的活兒,誰不是來找我月娘?那個黑心爛肺的王師傅手藝那麼差,都能賺得盆滿缽滿,為娘這麼好的手藝,怎麼就不能做離娘被?”

兒子想再勸勸,但看看月娘堅定的眼神,不禁嘆口氣,止口不言了。

月娘的裁縫鋪就這麼靜悄悄地開張了。有嘴快的村民將此事告訴了王師傅,可王師傅只顧著做針線活兒,眼皮也不抬地說:“靠手藝掙錢,各憑本事。”

月娘的鋪子一開張,生意倒也不錯。接下來的一年內,來定製離娘被的人絡繹不絕。月娘心裡頭喜滋滋的,還有點兒小得意。

可一年後,月娘的生意卻漸漸地冷清了下來。

再看看王師傅那頭,生意是一如既往地好,要做離娘被的人都得排隊等著。可月娘這邊,不管是降價,還是多斤足兩,生意還是一天不如一天。

這天,月娘的兒子回來,還帶來了一個大胖小子。兒子說:“娘呀,我和媳婦兒在城裡頭起早貪黑地做生意,也就賺個肚飽。這小子剛斷了奶,我們實在沒時間帶,還得讓娘操心了。”

月娘忙說:“操啥心?娘求之不得呢!早些日子,你媳婦兒剛生的時候,娘就託進城的人帶話了,讓你們把孩子放我這兒。你們人忙事多,我一個人也挺冷清,有孫兒作伴,還熱鬧點兒,也能替你們分擔。”

兒子順便把一套被子從肩上放下來:“這是剛成親時,請王師傅縫製的離娘被,算起來也用了一年多了。我這趟回來,順便把這被子帶回來。這被子有點兒小,斤兩也不足,讓小孩兒用正好。”

一看到被子,月娘的眉頭不禁皺起來。

兒子不禁問:“怎麼了?”

月娘嘆口氣,把兒子帶回來的被子放在手上掂量。接著,又拿起手邊自己做的一套嶄新的被子掂了掂。最後,她問兒子:“你看看,這兩套被子是不是差很多?”

兒子把月娘做的那套被子,仔細打量了一番,這才說:“這是孃親做的離娘被吧?論斤兩,論手工,自然沒得說。比起王師傅的,確實好很多。”

月娘道:“可為孃的生意怎麼這麼冷清?”

兒子看了看月娘的神色,想了想,這才開口:“自從孃親也開始做離娘被後,兒子在城裡也一直留意離娘被的事兒。我聽很多人說,之所以找王師傅做離娘被,就是圖個吉利。”

月娘愣了一會兒,才說:“他們嫌棄我是寡婦,不吉利?”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匪窟脫險
下一篇: 青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