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塔山”之謎

[ 民間故事 ]

承德雙灤,是雙塔山和灤河的合稱。雙塔山以其獨特的風姿和山頂上兩座神秘的磚塔,吸引著無數遊人的目光,也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雙塔山上粗下細,拔地而起,沒有足夠高的梯子,是誰是怎麼樣修建的這兩座塔,塔裡都有什麼寶貝東西?

傳說中,塔裡有一部天書、一雙登天草鞋、幾畦能讓人長生不老的韭菜,還有夜間傳來的鐘磬聲、誦經聲。清代大學士紀曉嵐曾言:有雙塔峰,亭亭對立,遠望如兩浮屠,拔地湧出,無路可上,或夜聞上有鐘磬經唄聲,晝時有云片往來。

其實,雙塔山頂上的塔不是塔,而是塔尖,建塔者把山做成了塔身,山頂修建了塔頂,人工的修建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這千年不倒的雙塔山。

當年,乾隆皇帝來到了避暑山莊,聽大臣們說附近有雙塔山,就派人搭建梯子。梯子搭成了,工匠和大臣們登上梯子眼前就一片漆黑,只有乾隆皇帝脫下龍袍,身穿錦衣爬了上去。山頂有一座小廟,用石板搭成,香爐裡香菸嫋嫋,上面有一石碑,上寫“王先生在此”,廟前有一把破掃帚,一雙破草鞋,廟後有兩池子鮮嫩的韭菜,蹲下一聞,香氣撲鼻。乾隆皇帝就掐了一葉,放進衣袖裡,順著梯子下來了。第二天,乾隆皇帝早朝,和大臣們講山頂上的情景,並拿出韭菜葉給大臣們看時,外面來一老者,老者銀白鬚髯,也沒施禮,說:“你身為一國之君,為什麼竊取我家的東西?登雙塔山偷摘仙草。”乾隆皇帝就把韭菜葉給他看,說我沒有偷仙草,只是掐了一葉韭菜。

老者生氣地接了過去,說,看你平時對百姓還好,給你半葉吃。

乾隆皇帝吃了半葉韭菜,心胸開闊,喉嚨清亮,大堂上也傳來陣陣清香,回頭看時,老者不見了。

吃了半葉韭菜的乾隆皇帝活到84歲,是所有皇帝裡歲數最大的一位。

“乾隆皇帝庚戌,命守吏構木為梯,遣人登視,一峰周圍一百六步,上有小屋,屋中一幾一香爐,中供片石,鐫王先生三字。一峰周圍六十二步,上種韭二畦,塍畛方正如園圃之所築,是決非人力之所到。”(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了乾隆皇帝登雙塔山這段)

“香爐下有草鞋一雙,供桌上有舊書一本。”“距雙峰裡許,有關帝廟住持僧悟真雲:乾隆皇帝壬寅(四十七年,1782年),一夜大雷雨,雙塔峰墜下一石佛,今尚供廟中,然僅粗石一片,其一面略似佛形而已。”(摘自《閱微草堂筆記》)其實,紀曉嵐寫的雙塔山頂供奉的不是“粗石一片”,而是一座石佛。1998年的時候,有人攀上山頂,將石佛盜走,後來被追回了。

傳說,最早把這兩座山看成是塔身的,其實是康熙皇帝。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翰林院編修汪灝隨康熙皇帝來熱河,他寫的《隨鑾紀恩》有這樣的記錄:“七月十六日,駕發喀喇河屯, 幸熱河上營。行十餘里,霧忽薄雨,巨石屾立高山之巔,豐上銳下。其一石連透三罅,上如目,中如星,下如圭竇,一石稍瘦削,若老人旁立,石上又冠以小石峰,飄飄欲動。橫穿罅中,不異玲瓏浮屠。”

時駕已前往,留中使指示曰:“此雙塔也!”這是清代筆記裡最早對雙塔山的記載。當時,康熙皇帝帶著一眾隨從,北出塞外,雖然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但表現形式還是遊山玩水,他給雙塔命名了,於是大臣們就寫詩歌頌。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青蛇案
下一篇: 三葉草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