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門神“掃地佣”

[ 民間故事 ]

清朝乾隆年間,諸城西鄉枳鎮出了一個武舉人丁昌銘,被人稱為武舉“門神”。

丁昌銘從小聰明伶俐,手腳靈活。父母想把他送到學堂裡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個功名,光耀門楣。可是,他卻不務正業,喜歡舞槍弄棒,沒事兒就在家習練拳腳,小小年紀,一般大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他還一再對父母誇下海口:“將來我考個武狀元給你們看看!”

父母見他痴迷於武功,也只得改變心意,在朋友的指點下,千方百計將他送到少林寺拜師學藝。這一下遂了他的心願,每日勤學苦練,寒來暑往,從無一絲懈怠,在少林寺一學就是十年。之後他下山直接趕往濟南參加科舉考試,一炮而紅,中了武舉人。

第二年就是京城大比,丁昌銘料想,憑自己的本事,即使中不了狀元、榜眼、探花,中個武進士總不成問題。

第一場比輕功攀緣,徒手格鬥擒拿,他嶄露頭角;第二場是兵器才藝展示,他舞動大刀,虎虎生風,贏得臺下喝彩不斷。突然,不知是怎麼回事,他的手臂一陣麻木,大刀竟然脫手飛了出去,差點兒傷及無辜。這一下,滿場喝倒彩聲響起,他灰溜溜逃下比武臺。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他想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要不怎麼會關鍵時刻出現這種意外?心灰意冷之下,他回鄉創辦武館,一邊靠此養活父母妻子,一邊繼續潛心修煉武藝。

丁昌銘開辦武館之初,就打出了一個旗號:強身健體,除暴安良。

有年夏天,張家村有一個媳婦去山裡走孃家,臨走時說好住兩日就回,結果將近半個月了也沒回來。丈夫沉不住氣了,就去岳父家接人。可是,媳婦孃家人說壓根沒見她回來。這下家人更著急了,四下尋找,卻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這裡丟失的媳婦還沒找到,又傳出鄰村一個妹子到廟山寺裡燒香失蹤的事。

廟山寺坐落在枳鎮東南方的廟山上,是一座歷史悠久、香火旺盛的寺廟,寺內和尚二三十個,平日吃齋唸佛,偶爾下山做做法事。跟其他寺廟有別的是,這裡的和尚人人練習武功,至於功夫如何,卻不得而知。

這天上午,有個小貨郎搖著貨郎鼓從寺廟門口路過。堪堪走過之時,一個年輕和尚從寺裡出來將他喊住,買了幾把木梳和幾包胭脂水粉又回了寺裡。

小貨郎大為奇怪,和尚沒有頭髮,也沒有老婆孩子,要這些女人用的東西幹什麼?帶著疑問,小貨郎在走街串巷賣貨的時候,就把這事兒當笑話講給來買東西的人聽。

訊息傳開,於是有心思細密的人聯想到近來失蹤的兩個女子,一個回孃家途經廟旁,一個到廟裡燒香,莫不是都遭了和尚的賊手?

常言說得好:捉賊捉贓,捉姦捉雙。沒有真憑實據,即使真是和尚乾的,也拿他們沒辦法。

這一天將近中午時分,一乘四人小轎在寺廟門前停下,從裡面下來一個千嬌百媚的美人,只見她打扮得豔麗多姿,香氣撲鼻,竟然是密州城“夜來香”妓院裡的頭牌妓女紅杏。下得轎來,她微微一笑,回頭對著轎伕撒嬌說:“各位大哥,轎錢還是免了吧。改日到夜來香喝酒快活,我做主半價招待各位,如何?”

轎伕們樂了,趁機和她打情罵俏一番。他們說這麼著是划算,可是家中老少等米下鍋,可不敢為了一時之歡去賺這個便宜。門口吵吵嚷嚷,引得和尚們都出來看熱鬧。他們哪見過如此貌美如花的風情女子,一個個瞪大眼珠子,垂涎三尺,恨不得一口將這美人吞下肚去,只是礙於轎伕在此,不好發作。紅杏見實在拗不過轎伕,只好不情不願地掏錢,然後在和尚們的注視下,娉娉嫋嫋進了寺裡。還沒等她走到佛前,身後大門就砰地關上了,一群和尚撲上來,二話沒說將她連拖帶拽弄到佛像身後的一間屋子裡。房間裡有一盤炕,掀開炕蓆,露出一個洞口,下面是一個大大的地下室,裡面有幾個面黃肌瘦、戰戰兢兢的年輕女子……

那四個轎伕都是丁昌銘的徒弟。為了懲惡揚善,儘快找到失蹤女子,丁昌銘暗地裡派信得過的四位徒弟,到青樓重金僱用了紅杏,以燒香為由,到寺廟裡一探虛實。

寺廟門前和尚們那副色膽攻心的樣子,讓轎伕們心裡有了數。

眼見紅杏進入寺廟裡,大夥兒轉身下山在寺廟不遠處的樹林裡等了一炷香的工夫,按事先約定又回到寺廟前,只見大門緊閉,紅杏也沒出來。這就什麼也不用說了,趕緊下山返回武館……

事情確定無疑,得想辦法儘快解救失蹤女子。和尚們都會武功,要制服他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智取,一舉攻破。否則打草驚蛇,和尚再來個殺人滅口,藏屍滅跡,豈不是害了受害者?

經過深思熟慮,丁昌銘生出一計。他立刻僱人在村外通往寺廟的半路上挖了一條壕溝,溝裡擺放帶長刺的臭枳樹枝,再將壕溝裡灌入半溝水。溝上用木棍架起,上面蓋上葦蓆,席上覆一層薄土,並用灌木叢在溝兩邊做好偽裝。一切準備就緒,他白天暗地裡派一人守護,以免傷及無辜。到了晚上,他把手下弟子將近百人,兵分兩路,一路手拿抓鉤、繩索,守在壕溝四周埋伏,一路摸到寺廟周圍草叢中隱蔽。

丁昌銘單槍匹馬來到寺廟大門前,亮開嗓門高聲喊道:“禿驢們聽好了!我是丁昌銘。你們不守寺規,犯下了滔天大罪,現在,本人替天行道來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三院禁約碑
下一篇: 美酒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