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嶺南多洪澇。為方便賑災,朝廷鑄了許多銀子,每幣一兩,上面有特殊的標記,專門在南方通行,大家都叫它“南銀”。
為了存放南銀,朝廷在嶺南重鎮容州造了一座金庫,用堅硬的花崗岩砌成,牆和天花板厚兩尺;沒有窗,只在靠近天花板的地方留了一個拳頭大小的透氣口;內壁抹石灰,再塗一層毒桐油,就算有老鼠從透氣口溜入,也別想再跑出去;地板用一尺多厚的大石條密密鋪上,滴水不漏。金庫裡靠牆建了四個池子,剛好裝滿四百萬兩南銀。大門是三重鐵門,鑰匙分別由守備、知府、皇上掌握。守備日夜派兵守衛金庫,可謂固若金湯。
說來也怪,鑄了南銀後,嶺南就風調雨順了,直到三年後才發了洪水,哀鴻遍野。皇上聞報,把鑰匙交給欽差梁劍飛,令他馳赴容州,與守備、知府一起開啟金庫,用南銀購買賑災物資,發放給災民救急。
金庫開啟,三人大吃一驚:靠近後牆的一號池子裡的銀幣明顯少了許多,一清點,足足缺了一萬多兩!其餘三個池子裡的銀幣雖也有誤差,但不大。
金庫和三重鐵門都沒有被破壞的痕跡,一萬多兩南銀竟不翼而飛!皇上聽說此事後,勃然大怒,命令梁劍飛徹查此案,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賑完災後,梁劍飛首先拜訪了知府的住處。一進院子,只見樹上、屋頂、閣樓裡到處都是烏鴉,大的小的都有,或停或飛,呀呀亂叫,顯得非常聒噪。
見梁劍飛皺眉,知府主動解釋道:“這些都是下官養的慈烏。”
梁劍飛點點頭,問道:“您養烏鴉,拿什麼餵它們呢,也去捉蟲子?”
知府搖搖頭,把右手那兩顆當健身丸的核桃伸給梁劍飛看:“烏鴉更愛吃這個。”說著,他將一個核桃往上一拋,附近一隻烏鴉飛來準確銜住,之後衝向高空,張開嘴,核桃掉下來砸爛後,烏鴉再飛到地上吃核桃仁。
知府又拿出一個細口瓶,喚來一隻毛剛長齊的小烏鴉,讓它喝水。可瓶子裡只有一半的水,這麼小的烏鴉怎麼喝得到?梁劍飛正疑惑,只見那小烏鴉忽然飛遠了,接著銜來許多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入瓶中,等水漸漸升上來,小烏鴉這才痛快地喝起水來。
沒想到烏鴉這麼聰明!梁劍飛嘖嘖稱奇,忽然話鋒一轉:“知府大人,您認為誰是盜賊?”
知府冷笑道:“還會是誰?定是那守備監守自盜!那天開啟第二道鐵門時,我發現上面的鎖孔嚴重磨損,似被人撬過。按理說,這是下官第一次開鎖,鎖孔應該是完好無損的才對。”
梁劍飛想了想,把隨從叫到跟前,附耳說了幾句。隨從出去一會兒,提了個木桶進來,裡面是半桶液體。
知府伸頭看了看,問:“這是啥東西?”梁劍飛卻答非所問:“走,咱們到金庫去看看。”
兩人來到金庫。梁劍飛觀察後發現,第一道鐵門上掛的是虎頭鎖,鎖孔為“工”字形,沒有磨損。這時候,守備過來熟練地把鑰匙伸入鐵鎖,一擰,門“咔嚓”一聲開啟了。梁劍飛皺眉:動作這麼嫻熟,難道他經常開?
第二道鐵門上掛的是獅頭鎖,鎖孔為“尚”字形,磨損嚴重。知府將鑰匙插入,費了很大的勁才開啟。第三道鐵門上掛的是龍頭鎖,鎖孔為“喜”字形,略有磨損。梁劍飛把鑰匙捅入,搗鼓了一陣,才把門開啟。看來第三道鎖孔有磨損,是因為這鎖太複雜,畢竟鎖孔形狀越複雜,鎖內的機關就越多,也越難仿製。但是第二道門的鎖孔為何磨損得如此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