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如劍

[ 民間故事 ]

喬極端自負、自戀,儘管他只是一名殺手。可他卻看不起天下其他的殺手。他認為,其他殺手只知殺人,現場或血濺三丈,或屍首分離,或火光沖天,一點兒都不文明,不藝術,不優雅。

喬殺人,是講文明,講藝術,講優雅的。

比如,邊關大將李臨摹心有反意,與北方一日漸崛起的遊牧部落暗通款曲,隨時都有可能起兵叛亂。接密殺令後,喬星夜疾馳,趁夜黑風高之際,一舉擊殺了李臨摹。第二天一大早,李臨摹的親兵前來中軍大帳送早餐,看到他們的將軍一套“武穆劍法”正舞至最後一招,眼看就要收招了,可卻遲遲沒收,保持那個動作,動也不動。上前一看,原來早已沒了氣息。除了喉尖一點紅,其神態與活人無異。

浙江右布政使司鄒懷遠,上欺君王,下凌百姓,民怨沸騰。可奈何其為宗室外戚,聖眷正隆,朝野合力也扳其不倒。某日,鄒懷遠躲在密室裡把玩搜刮而來的奇珍異寶,一時心花怒放,臉上的笑容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彩。突然,這笑容就停住了,沒有再往高潮裡走,也沒有像浪潮一樣退下來,始終維持在那個豐富而又精彩的瞬間。當侍妾深夜來送參湯時,發現他早已沒了氣息。除了喉尖一點紅,其神態與活人無異。

江洋大盜範子宣,或撬門溜鎖,或明火執仗,盜搶無數。各地捕快都將緝拿範子宣作為第一要務,有的在街角蹲點,有的在城頭巡邏;有的請武林賞金也一路走高,讓無數人眼裡泛著紅光。那天天剛亮,京城某大街一高宅大第門前,一黑衣人正在撬門溜鎖,可卻一直保持著這個動作,一點兒變化都沒有。捕快趕來,扭過其身,發現他早已沒了氣息。除了喉尖一點紅,其神態與活人無異。

這就是殺手喬,殺人殺得如此文明,如此藝術,如此優雅。不過,傳說殺手喬最終被一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文明、藝術而又優雅地殺死了。人多不信,以為奇談。可言之者鑿鑿,就使人不能不信了。

說是左副都御史楊四海,就是人稱“強項御史”的那位,看不慣廠督魏公公所作所為,接二連三上奏皇上,請求皇上“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將其)敕刑部嚴訊,以正國法”。魏公公甚惱,又一時抓不到楊四海的把柄,無從下手進行反擊,便託人買通殺手喬,要他取了楊四海之命。殺手,為利而生,為利而殺,喬欣然接受了。

這天,楊四海正在書房裡奮筆疾書,列舉魏公公諸多罪狀,準備明日再次上奏皇上。門窗緊閉的書房,一陣微風襲來。楊四海淡淡一笑道:“喬,你來了!”

喬大驚,好奇地問:“武如邊關大將李臨摹,文如封疆大吏鄒懷遠,痞如江洋大盜範子宣,見到我來,一個個頓時氣節盡失,伏地乞憐,求我饒之一命,你怎如此淡定?”

楊四海哈哈大笑道:“為江山社稷,為黎民百姓,我命如蓬草,雖死何懼?不過我也求你一事,讓我把這奏章寫完,再殺不遲。可否?”邊說邊寫,筆走龍蛇,一連列舉了魏公公二十四條罪狀,條條皆是誅族大罪。只見紙之上,筆墨縱橫;只聽室之內,正氣充盈。

喬何曾見過如此陣仗,內心有如一道金光注入,瞬間開了心智,從混沌之境奔向了光明之頂。而那滿室的正氣,更是讓他痴迷,須臾不肯放棄。此時,殺人無數的他,心裡再也沒有殺伐之氣了,一身的必殺之技,以及剛剛覺醒的靈魂,都出竅而去,融入這漫天的正氣裡,越來越遠,越來越虛無,越來越溫馨。

楊四海寫完奏章,將筆奮力一擲,說:“動手吧!”

引頸就戮了半天,卻遲遲未見有什麼動靜。楊四海慨然上前,仔細一看,殺手喬動也不動,身上了無殺氣。沒了殺氣,殺手喬自然是死了。可沒了殺氣,喬照樣還活著。

正氣如劍,百邪不侵!

據說,後來名滿天下的大劍客歐陽楚,奉朝廷旨意赴西北苦寒之地捕殺閹黨餘孽,天晚時在一座破舊的寺廟裡休息,意外遇到了喬,驚呼:“殺手喬!殺手喬!”喬微微一笑,說:“施主您有所不知,天下只有僧人喬,早已沒有殺手喬了。”

的確,此時的喬,身著青灰色衲衣,頭頂戒疤,脖子上戴著一串烏黑的佛珠,手執掃帚,正打掃著這寺廟院子裡滿地金黃的落葉,與普通掃地僧無異。歐陽楚不禁感嘆,曾經名滿天下的殺手喬,竟然埋名在這西北蒼茫的黃沙裡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年畫秘籍失竊案
下一篇: 愛恨霸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