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康家的巨大財富也是依靠雙手一個銅板一個銅板積累起來的。可是,偏偏就有一些犟筋,信邪,認為康家有運氣,或是得了意外之財。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這句俗語便是無可反駁的證明。
嗨,還真叫這些人給說中了,世上的事就這麼怪,還真就有“貔虎子叼寶助康家”的故事。
在民間中,貔虎子是極有靈性的動物之一。貔虎子長什麼樣,有人說像狐狸,有人說像黃鼬,可貔虎子到底什麼樣子,誰也沒見過,哪個也說不上來。反正貔虎子跟孫猴子差不多,神通廣大,常做一些常人做不到的事兒。它最大的本事就是聚財,招財進寶。因此人們說貔虎子是財神。
有一天,駝子從黃河北岸坐船回來。駝子是偃師掏煙囪的,常在鞏縣出沒,他的形象又有特點,彎腰駝背,大人小孩兒沒有不知道他的。走到康店這裡時,日頭好像作弄他似的,忽地掉進了西山溝裡,天一下子就黑了。駝子折騰了一天,累得骨頭都快要散架了,不想趕夜路,又不願打擾當地老鄉,當時正值春夏之交,天氣不是十分寒冷,就在邙山嶺上的一個“舍水窯”過夜。“舍水窯”是康家為了解決過往行人喝水難的問題,特意在距離村子較遠的路段挖的一個窯洞,每天派人挑兩桶水。
夜半時分,駝子睡得迷迷糊糊,夢中已經回到家裡跟老婆孩子團聚,忽然被一陣嘈雜的聲音打破了美夢,一睜眼,老婆孩子就都不見了。駝子懊惱地從窯門口往外看,外邊的景象一下子把他給嚇傻了:月光下,一隊貔虎子排列齊整,一個個嘴裡叼著金光閃閃的元寶,匆匆忙忙往邙山腳下趕,後邊跟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穿戴盔甲的武將。
一個白鬍子老頭從路邊跳出來,說:“俺是這裡的土地公公,半夜三更,你們往哪裡去?”
武將說:“公公,本將軍奉財神爺之命,往康店康百萬家押送金元寶呢。”
土地公公說:“這些金元寶從何來?”
“這是週二爺的金元寶。”
土地公公詫異不解,忙問了一句:“週二爺不要了?據我所知,他也是缺銀子的人呢。”
武將說:“公公怎麼知道?”
土地公公遲疑了一下,支吾道:“說實話,週二爺初一十五沒少來給俺燒香貢餉,每次來都讓保佑他發財呢。將軍知道,這活兒歸財神爺管,不在俺的管轄範圍呢。”
將軍冷冷一笑,說:“週二爺心術不正,坑蒙拐騙;康百萬積德行善、扶危濟困。玉皇大帝命令我等把周家的金元寶送給康家。”
“有多少金元寶?”
“一個元寶100兩,總共20個。”
……
等到天亮,駝子徹底醒了,不知道昨晚見到的是夢境還是現實。他因為急著回家見老婆孩子,也沒有當回事。沒過多少天,駝子來康店掏煙囪,聽說了這樣一件事:週二爺和康百萬做生意,週二爺賠了2000兩,康百萬賺了2000兩。一個金元寶100兩銀子,20個就是2000兩,難道這是巧合?那晚的“貔虎子”也是從周家往康家叼了20個金元寶啊。從此,駝子逢人就講他這段奇遇。
一傳十,十傳百,傳來傳去,整個河洛地區的人都知道“貔虎子叼寶助康家”的故事了。至於這個故事最初是誰傳出來的,倒沒人查證了。不過,這裡的人們明白一個道理,不論經商還是做人,只有誼重桑梓,端潔退讓,才能得到神靈的幫助,才能得到跟康家一樣多的財富。
除了駝子和康百萬,沒有第三者知道,這個故事康百萬是原創,然後授意駝子講出去的。
乃至到了今天,康店以及整個河洛一帶,出了不少名揚中原的企業家,都或多或少從“貔虎子叼寶助康家”的故事中得到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