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

[ 民間故事 ]

康小勇十一二歲的時候,淘氣,頑皮,不喜讀書,私塾先生也管不了他。為此,康百萬很頭疼,孩子還小,打不得罵不得,說一些大道理,他又聽不進去。

這天,康百萬要去石窟寺上香。小勇也嚷嚷著要跟著去,一是那裡的石刻好玩,二是他親近慈雲大師。康百萬靈機一動,也就答應了小勇,心說到時讓慈雲大師開導開導他。

他們去的時候,慈雲大師正在大殿帶著弟子們誦經。小勇逮住機會,竄到石窟寺的後面看那些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神像去了。

慈雲大師忙活罷,接待了康百萬。康百萬經常給寺裡捐錢捐物,是寺裡的大施主,當然就是貴客了,慈雲大師不敢怠慢。兩人一番寒暄之後,小勇過來了,見到慈雲大師,小勇撲過來,捋著慈雲大師長長的白鬍須,好似天倫之樂。

康百萬抱拳施禮道:“大師,您給小勇算算,這孩子將來能幹什麼。”

慈雲大師認真端詳了小勇一番,點點頭,說:“小勇這孩子非同一般,長大後必成大器,前途無量……”

沒等慈雲大師說完,小勇蹦出一句:“大師爺爺,您這話是陰陽先生放屁——神氣。”

康百萬變了臉色,伸出巴掌要打小勇。慈雲大師哈哈一笑,護住了小勇。

小勇不服氣地說:“一個算卦的來咱家,人家也是這樣說的。算卦的走後,這話不是您說的?”

康百萬也笑了,忙給慈雲大師解釋:“那個人沒有真本事,是糊人的。”

慈雲大師轉身從案几上拿出一個杯子,竹子做的,他對小勇說:“孩子,大師爺爺把這個杯子送給你,來年的二月二,就是龍抬頭的日子,你會發現奇蹟的。若是沒有奇蹟出現,你把大師爺爺的鬍子揪掉好不好?”

小勇高興地跳起來,他倒不希望什麼奇蹟出現,他更喜歡去揪大師爺爺的鬍子。

當時正是隆冬時節,過了年離龍抬頭的日子不遠了。剛把杯子拿回家的那段時間,小勇天天盯著杯子看,一點變化沒有,也就沒放在心上。

當街上響起“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歌謠,當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點燈、燒香、上供時,康百萬告訴小勇,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 “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小勇才知道,這一天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

不待康百萬催促小勇,小勇忙跑回房間去看那個竹杯。當小勇找到那個竹杯時,一下子愣住了:竹杯上一條若隱若現的龍,有點騰雲駕霧、直躥雲霄的意思。小勇使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不錯,是一條龍。小勇忙抱起杯子去告訴康百萬。

當康百萬接過竹杯看到那條龍時,也傻了,好半天才說:“小勇,記得那天慈雲爺爺說的話嗎?你將來肯定要大富大貴。”

當時私塾先生也在場,說:“大富大貴必得有真才實學做基礎。”

康百萬對小勇說:“孩子,這是大師爺爺給你的禮物,以後你就用這個杯子喝水吧。”

小勇說:“爹,這個杯子是個寶物,我捨不得用。”

康百萬說:“好,我替你儲存著。”

此時,小勇暗下決心好好學習,再不貪玩。

那個竹杯真是個寶物。記得有一次,小勇的玩性又上來了,一天都沒有去私塾,那個杯子上的龍消失了;第二天,小勇雞叫頭遍就起床讀書,竹杯上的龍又出現了。這下,小勇徹底打消了貪玩的念頭,發奮讀書。

多年後,小勇終於考取了功名。

舉辦慶功宴的那天,根據小勇的提議,邀請的客人有慈雲大師、私塾先生等。酒宴開始後,小勇給康百萬、慈雲大師和私塾先生每人敬了一杯酒,說:“要不是當年您幾位合夥激勵我,我不會有今天。”

小勇這話把在場的其他客人說愣了。

小勇說:“當年慈雲爺爺給我的竹杯藏著秘密,那個竹杯是選取質地密實的竹子做成的,從上面挖出一塊來,在上面刻出一條龍,放在有‘腐朽菌的水裡浸泡幾天,然後把這塊泡過的竹片填回去,晾乾後打磨平整,看不出痕跡來。但到了春天雨水足空氣潮溼的時候,’腐朽菌就會生長,當初刻的什麼形狀,自然會顯出什麼圖形。”

有人提出質疑,說:“那條龍怎麼有時消失有時出現呢?”

小勇深情地看了一眼康百萬,說:“我玩的那天,空氣潮溼,杯子上有龍,父親把杯子放在爐上烤一下,一加熱,龍就消失了。第二天,父親把杯子裝上水,龍就又顯現出來。”

康百萬說:“孩子,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勇說:“那天晚上您和先生的談話我都聽到了,就衝您,還有慈雲爺爺的這份苦心,我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嗎?”

小勇的話沒落,宴席上掌聲一片。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貔虎子
下一篇: 無敵鐵布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