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州城除去“龍氏裝裱坊”享有盛名外,還有個不起眼的裱畫店,人稱神裱店。
既稱“神裱”,必然要有別人不及的高招。
相傳民國初年,項城袁家的一位少爺,從水寨鎮乘坐轎車親自送來一幅米芾寫的中堂,由於保管不善,長期受潮受壓,黏結在一起,活脫一個雜麵餅子,曾經找了很多裱畫師傅,皆未有人敢接此活兒。經人推薦,便找到了神裱店。袁家少爺對店主任振乾說,只要能揭裱好,願付工錢三百大洋。任振乾看了看那塊紙坨坨,表示盡力而為。袁家少爺生怕在揭裱過程中任振乾作弊弄手腳,專派一個師爺坐鎮監視。任振乾透過細心加工把那塊紙坨揭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兒七百多塊,然後把這些大如手掌、小如指甲蓋兒的碎片兒裱得天衣無縫,袁家少爺十分滿意,不但如數付了工錢,另外,又加賞錢三十塊。從此,神裱店更是名聲大揚。
孫殿英在河北遵化馬蘭峪扒開慈禧和乾隆陵墓的那一年是一九二八年的六月間。那一年任師傅已年近八旬,身板硬朗,神清氣爽。他聞聽孫殿英盜了東陵,很是氣憤。又聽說孫殿英開啟兩座陵墓之後,專揀金銀財寶,不要名人字畫,更恨孫殿英無知。他知道,一旦藏於墓穴中的古人字畫重見天日,如果不抓緊時間做特殊處理很快就會損壞的。為救國寶,他毅然關了店門,帶領子孫北上去了燕趙之地。由於孫殿英是個粗人,不懂字畫的金貴,使得乾隆和慈禧墓內的名人墨寶遺失殆盡。那時候南京政府為掩人耳目,追查國寶的風聲令人打戰,而得到字畫的人多屬行家裡手或有錢人家,早已收藏於密室不肯出手。所以,任振乾此次北上等於白跑一趟。他帶領子孫們在遵化、承德等地轉了幾個月,毫無收穫。任振乾氣餒至極,正準備打道回府,不想節外生了枝。
燕山一帶有個大土匪,名字很怪,叫鴕鳥。這位名叫鴕鳥的匪盜雙腿長得出奇,走路極快,上山下山超出常人兩倍有餘。為此,京東一帶的富豪皆怕他。他聽說從河南陳州來了一個奇怪的裱糊匠,帶領子孫一大幫,還口口聲聲要用祖傳絕招兒搶救國寶,很是好奇,便派人把任振乾一家請上了山。
鴕鳥一見任老漢年近八旬,銀鬚抖抖,竟為搶救國寶不辭勞苦,千里迢迢來到燕北,頗有些敬佩之意,便問任老漢說:“你何稱神裱?”任振乾笑道:“神裱之稱乃是別人的高抬,大王不必信它!”言畢,便講了為袁家少爺裱米芾墨寶一事。鴕鳥略識文墨,讓人取出宣紙,揮筆寫了幾個歪字,等墨幹之後,一把撕了個稀巴爛,撂給任振乾說:“耳聽是虛,眼見為實,把它裱個完整讓我瞧瞧!”任振乾望了望那團碎紙,說:“如若裱好,你能否答應我一個要求?”“什麼要求?”“請你幫我尋找乾隆和慈禧墓中出土的那批字畫!”“你要那些破字何用?”“大王誤會了,我千里迢迢來到貴地,並不是想得到什麼!我只求為收藏者重裱一回,然後物歸原主!說起來怕大王不懂,凡出土的字畫,如果不清除內含的腐氣重新裝裱,那字畫就會像死人的屍體一樣慢慢腐蝕成一片粉末兒!”
“你怎麼知道?”
“實不相瞞,我家祖上就是一個盜墓賊。他曾從墓中盜出過不少名人字畫,皆因不會保管而被腐蝕。後來,他讓我爺爺學裝裱,但重新裱糊之後仍然腐蝕,這就是沒有清除紙內腐氣所致!”
“你用什麼辦法除去腐氣?”
“大王,這是我家研究多年的祖傳秘方,恕不能相告!”“那好吧!”鴕鳥變了臉色說,“你不說我不強求,但我也不幫你的忙!”任振乾一聽,急忙施禮道:“大王不必生氣,為了拯救國寶,老夫只有破壞祖規了!辦法很簡單,就是把出土字畫揭下來,放在活人身上,要貼身帶上一個月,方能用活人的生命氣息除去紙內潛藏的死人氣息!”
鴕鳥越聽越神,當場答應任振乾的要求,說一定會鼎力相助,搶救一回國寶,在自己的匪史上留下光輝一筆。
任振乾見鴕鳥答應了,很是高興,急忙命子孫們在山洞裡支案製漿,把鴕鳥的歪字裱了個天衣無縫。鴕鳥一看神裱名不虛傳,大喜,當下朝遵化周圍的大戶人家和珠寶店貼了條子,說是限十天之內送來東陵出土的畫一幅,否則,必遭大禍,條子上最後註明,為救國寶,諸位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尋找出土字畫,裱好之後,定物歸原主。
果真靈驗,沒過十天,東陵出土的那批字畫基本上都集中在了鴕鳥的山寨中。
任振乾鑑別過無贗品之後,大喜過望,帶領子孫向鴕鳥拜了三拜。為讓任家父子們安心裱畫,鴕鳥特為他們騰了一個大的山洞。任振乾帶領子孫們搬進洞裡,當下就開始了工作。他們先小心地揭下字畫,然後分開貼身收藏。一個月後,腐氣吸盡,開始重新裱糊。就這樣揭揭裱裱,一下忙了半年有餘,等那批出土的字畫全部搶救完之後,任振乾和他的子孫們個個已面黃肌瘦,滿臉陰氣,形如餓鬼。鴕鳥大為感動,親手扶任老先生坐在頭把交椅上,命全體匪徒為其磕了三個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