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磨

[ 民間故事 ]

再過半年,縣太爺曹建就要告老還鄉,回老家頤養天年了。

這麼多年,他異地為官,從未給家鄉父老做過什麼,坦白地說,芝麻大的貢獻也沒有,如果將來捲鋪蓋回老家了,鄉親們會怎樣看待自己?不說給自己難堪,假如他們不搭理自己,那該有多尷尬?曹建這麼一琢磨,便想趁自己現在還在位上,手裡多少有點權力,給老家的人做點事。有了這個想法後,曹建立馬又作難了。他為官多年,但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手裡並沒多少積蓄。俗話說,有了銀子好辦事。沒有銀子,怎麼辦事呢?辦什麼事情能不花錢呢?如果變相收取苛捐雜稅,那又不是他的作風。

曹建忽然間有了主意。在他管轄的地盤上有盤神磨,那盤神磨從表面上看和普通石磨沒什麼區別,之所以叫神磨,有它獨到的地方:就是從來不用石匠鍛,如果磨出來的麵粉粗糙了,只要用水潑一潑磨盤,石磨就跟石匠拿鋼鑽鍛過的一樣,磨出來的麵粉非常細膩,三羅兩羅就把面篩了出來……久而久之,當地老百姓就稱這盤石磨為神磨。想到這裡,曹建兩眼一亮,心說如果把這盤神磨轉移到家鄉,還不把鄉親們高興壞了?不說感恩戴德自己一輩子,起碼自己在村裡能夠站穩腳跟了。

曹建是縣太爺,他要辦的事沒有人能阻擋得住,儘管當地老百姓十二分地不願意,但也沒有辦法。

很快,神磨被輾轉百里拉到了曹建的老家。鄉親們沒有想象中的激動和高興,只是覺得很新鮮。族長甚至不屑一顧,根本不相信神磨有傳說的那麼神奇。

在族長的指揮下,神磨連夜安裝好了。族長是村裡的老大,當然,他是第一個使用神磨的人。

等到磨盤“呼嚕嚕”一轉,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包括曹建──神磨竟不神了,而是出鬼了:糧食下到磨眼後,無論磨盤怎樣轉動,就是不見出面粉。

族長一臉惶恐,忙顫巍巍地對曹建說,縣長大人,神磨顯靈了,是在懲罰咱們不該奪人所愛……你還是派人把神磨拉回原籍吧。

曹建雖不信邪,但也感到很震驚,心說難道這盤神磨真的不同一般?莫非還要找個道人來驅驅鬼鎮鎮邪?

族長似乎知道曹建的想法,又是打拱又是作揖,懇求曹建搬走神磨,說縣長大人,趕快把神磨弄走吧,要是不搬走,不定村裡出啥事呢。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大夥不會輕易饒恕你。

曹建心裡一驚,覺得族長的話不無道理,心說自己可不能幹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再說,自己也盡心盡力了,鄉親們要責怪,只能責怪神磨。

於是,神磨又物歸原主完璧歸趙。

說來也怪,當地老百姓再使用神磨時,跟過去一樣,磨出來的麵粉非常細膩。如果磨出來的麵粉粗糙了,只要用水潑一潑磨盤,神磨依然如新……曹建這才鬆了一口氣。

轉眼間,曹建卸任了,隨身攜帶的只有一個“清正廉明”的匾額,那是臨啟程時,當地老百姓送他的。

曹建同樣沒有想到,當護送他的轎子一進老家的村口,族長就帶著全村男女老少迎接他來了,場面熱烈又隆重。曹建感動之餘,滿面愧色,喃喃地對族長說,我當了多年的官,沒給鄉親們辦過一件事……我實在感到汗顏。

你想哪兒去了?族長呵呵一笑,指著那個“清正廉明”的匾額說,大夥兒需要的是這個。

曹建眨巴了幾下眼睛,似乎不明白族長的話。

族長用讚許的眼光看著曹建說,你不知道,大夥兒都為村裡出了你這個清官感到臉面有光呢。

一時間,曹建感慨萬千,心裡暖洋洋的,暗自慶幸是那盤神磨庇護了自己,要不是它,自己的一世清明就毀了,怕是也得不到鄉親們的諒解。

多年後曹建才知道,當初是族長故意讓人把神磨的下扇裝反了,神磨才磨不出麵粉的。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酒蟋蟀
下一篇: 消失的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