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山東自古人傑地靈,常出名侯相將,不乏輔佐聖君的國之棟樑,名垂青史的好官更是多如牛毛。明代嘉靖年間的東平府人士賈士便是其中一位。
賈士為嘉靖十九年進士,二十一年被認命為東平知府,後升任工部侍郎,監察御史,一生為官清廉,造福桑梓,口碑甚好。因賈士功績斐然,皇帝靜坐力挺,迫於壓力,只好釋放,讓他官復原職。
從此賈士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有把柄讓奸人抓住。回家後,他便把皇帝賞賜的金銀財寶一股腦拿出來散發給貧苦百姓,自己吃糠咽菜,家人也是依此行事。
嘉靖三十年,67歲的賈士一病不起,感到大限已到,便命人按照自己的意圖在老家建造了一座宅子,也不和家人商量。宅子秘密建好後,他把兒孫召集到床榻前,此時的他已是病入膏肓,面容枯槁,氣如遊絲,只有出氣沒有進氣了。
“我在老家為你們建了一座院子,你們要世代居住,切不可毀掉大門,不可毀掉一磚一瓦。裡面有一特製的床榻,十分珍貴,吾輩兒孫如到山窮水盡時可賣掉救急,切記不到萬不得已,不可打它的主意,記住我的話……”說完不再言語。
兒子賈化聽完如雲裡霧裡,不明其意,於是問道:“父親還有何指示?”
見賈士沒有動靜,一探鼻息,已然駕鶴西去。
朝廷念他功績卓著,降旨葬於桑梓,地產房屋原樣保護,兒子賈化繼承爵位,世襲罔替。
家人處理完後事,便依照賈士遺訓搬到其生前建造的新宅。
此宅坐落於賈家祠堂附近,規模宏大,房屋幾十間,錯落有致,古樸典雅。院牆鑿有鏤空窗臺,亭臺樓閣林立,花園滿植奇花異草,屋脊琉璃獸瓦,門前泰山青石拴馬樁,典型的官員府邸。
然而讓人不解的是,偌大的府邸卻留了一個兔子屁股般大小的大門,一丈高,三尺寬,只夠一人穿越,如果肥胖點兒便過不去,和這座恢宏的建築顯得格格不入,簡直就是一塊潔白無瑕的美玉突然冒出一粒芝麻大的汙點,讓人說不出的憋屈。
這還不算,賈家人發現,這座富麗堂皇的宅子裡竟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只有簡單的茶几板凳,從農村淘來的舊書櫥、躺椅、衣櫃,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唯一珍貴的就是賈士臨終前留給兒孫的那張床榻,被擱置在了主臥。黃花梨木材質,長約三丈,寬有兩丈二,榫卯結構鑲嵌而成,技藝精湛,嚴絲合縫,床面鏤絲成網狀,散溼透氣。床頭床尾雕有飛禽走獸、梅蘭竹菊,古樸典雅,栩栩如生。床底座嵌有玉石瑪瑙,琺琅螺鈿,金光閃閃奪人眼目,又與黃花梨溫潤似玉的情調相得益彰,實乃傢俱之上品。
然而這床實在太大了,足足佔據了臥室四分之三的地方,不知怎麼抬進去的。
種種不解困擾著賈家族人,大家不知道賈士是怎麼想的。
賈化把工匠召來,問道:“不知為何要開個小門,這和宅子也不相配呀?”
工匠說:“是老爺生前吩咐的,小的也不知。”
“這床榻比門還要大,怎麼放進去的?”
“按照老爺的意思,先把床打好,提前擱進去,然後蓋的房子和門。”
賈化又召來木匠,問道:“傢俱是您打的,哪來的黃花梨木和寶石?”
工匠據實稟報:“是老爺打算百年之後做棺槨用的黃花梨,他做了床想傳給後代,珠寶玉石是皇帝御賜的。”
家人聞聽更是不解其意。最後賈化似乎有所頓悟,說:“父親做床的意思可能是想讓子孫後代明白一個道理,滿鑲寶石金碧輝煌的床再好,也只是個睡覺的地方。建一個小門也是讓我們不要驕奢淫逸,不然身體胖了連家門也進不得了,我們做官也好,經商也好,萬不可有貪婪之心。父親對我們真是用心良苦啊!”
眾人如醍醐灌頂,覺得他解釋得十分正確。
二、
時間過得很快,賈化也到了日薄西山的年紀,眼看自己快要去見父親大人,不敢有違家父遺訓,怕無顏面父,便依樣畫葫蘆,把自己兒子叫到跟前,說:“你記住一句話,大門不可拆卸,後代子孫窮困潦倒時可賣床榻救急,不到萬不得已不可打它的主意。這是祖訓,要傳給後世。”說完就魂歸西天了。
斗轉星移,到了明末清初,社會黑暗,民不聊生,鬻妻食子的慘劇輪番上演。賈家也不能倖免,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作為臣子的賈家不免首當其衝淪為炮灰。家族一下衰落,每天食不果腹。家人這時想到了祖訓,不是說子孫到了窮途末路時可賣掉床榻救急嗎?可又一想,其中還有一條不讓動門,這不動門不動一磚一瓦,床榻如何抬出去,這老祖宗不是自相矛盾嗎?明擺著不讓賣這床榻嘛!然而祖訓就像警鐘一樣時刻高懸在賈家族人的心頭,家人只得作罷,打消了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