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廚子

[ 民間故事 ]

結仇

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聖駕到達的當天晚上,特別吩咐府中的廚子們做了一桌珍饈美味,有幾道菜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但見乾隆指著菜品說道:“這幾道菜朕在宮裡都嘗過,可是愛卿家的遠超御廚水準,不知是何人所烹製?”福全答道:“稟萬歲,是微臣家中的荔浦廚子秦知味。此人在做菜方面,確有一些不同尋常之處。”乾隆頓時來了興趣:“把他叫過來,朕想見見。”

福全趕忙打發下人前去傳喚秦知味,結果下人出去沒一會兒又慌慌張張地回來了,向福全耳語了幾句,福全立時嚇得面如土色。乾隆覺察事有蹊蹺,便問下人發生了什麼事。下人趕忙叩首稟告:“稟萬歲,秦知味在廚房裡和蘇公公打起來了,現下二人正在對峙中。”

皇帝乃國家命脈,自然容不得有任何閃失。皇帝外出巡幸期間,每到一處,飲食皆由地方官員負責辦理。為避免出現閃失或不周到的地方,皇帝會安排身邊的心腹太監在廚房監事。而這位蘇公公正是乾隆身邊的心腹太監,頗受恩寵,每次外出巡幸都會帶上他負責監事。如今,自家的廚子居然打了皇帝身邊的人,福全自然是嚇得面如土色了。

乾隆聽完後,笑道:“此人頗為有趣,你去把他叫來,就說朕想見見他。”那下人趕忙跑去傳話。不一會兒,一個廚子打扮的人走了進來,五十來歲,鬚髮皆白,精神頭很足,想必就是秦知味了。

秦知味見到乾隆後,磕頭跪拜。乾隆問道:“秦知味,你為何與蘇公公起了爭執?”秦知味答道:“回皇上的話,是這麼回事。小人要為皇上進獻一道白灼鯉魚,那人卻因魚未去鱗不許進,我二人在廚房裡爭執了起來。小人見魚溫已退,成味大減,這還怎麼進膳?於是,小人心中火氣上湧,一怒之下便甩了那人一記耳刮子。”

乾隆聽完哈哈大笑:“這道白灼鯉魚朕也略知一二,屬於南方菜。鯉魚烹製時不可除鱗,否則就失了鯉魚的鮮味。你做得沒錯。蘇公公雖然也精通烹飪之道,可能不太瞭解這道菜的做法,所以你們才會起爭執。”

秦知味又道:“皇上,小人是個粗人,一急起來脾氣就爆,剛才失手打了那位蘇公公,請允許小人當面向他賠罪。”乾隆在心裡對秦知味已有了幾分好感,他雖是一名小小的家廚,卻能履行“菜品大於天”的專業操守,而且還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忙命人將蘇公公叫了過來。

這蘇公公四十多歲,在乾隆身旁當了十多年近侍太監。平日裡仗著乾隆的寵幸,別說被人打了,就是重話也沒人敢說一句。不想此番竟然被民間的一個野廚子打了一耳刮子,心裡自然氣憤難平。

秦知味見到蘇公公後,拱手深施一禮:“這位公公,剛才小人一時情急,還望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多多包涵。”乾隆心裡已喜歡上了秦知味,也替他打圓場:“蘇公公,你就原諒秦知味吧。要不朕罰他給你做幾道美食,算是給你賠罪。”

皇帝都出面替秦知味打圓場,蘇公公當面自然不好再說什麼,心裡卻想走著瞧吧,看我以後逮著機會怎麼報復你。不想沒過幾天,這報復秦知味的機會就來了。

夜宴

過了幾日,恰好是民間的下元節。乾隆在福全的陪同下,游完了祭三官活動,問道:“愛卿,朕意興正濃,還有什麼節目嗎?”福全連忙呈奏已在府中備下“全芋宴”,由秦知味掌勺,請萬歲爺品評。

乾隆登時來了興趣:“全芋宴?”福全解釋說全芋宴上的芋頭不是普通芋頭,而是廣西荔浦芋頭,乃是一方珍品。眼下正是荔浦芋頭的成熟季節,自己有位同年在廣西任職,每年都會給他寄送幾筐過來。而且秦知味正是荔浦縣人,熟稔荔浦芋頭烹製之法,將獻上十二道以荔浦芋頭為主食材的大菜,所以起名叫“全芋宴”。

聽了福全一番解說,乾隆自然興趣就更濃了,趕忙下令返回知府衙門。待眾人回到衙門後院大廳裡,天已經黑了。只見大廳里布置得張燈結綵,頗有節日氣氛。乾隆一人在主席上就座,招呼道:“今兒個是下元佳節,諸位愛卿都入座吧。”福全等一眾官員拜謝後都坐下了。

隨著福全的一聲“開席”,丫鬟們陸續將十二道大菜端了上來。負責唱菜的公公開始依次介紹,乾隆逐一品嚐。福全拿眼一直瞄著乾隆的臉色,“全芋宴”可是自己精心準備的,當然是為了能夠討得皇上的歡心。只見乾隆面色平靜,每道菜都淺嘗輒止,看不出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福全心裡一時七上八下的,忽聽乾隆說話了:“愛卿,朕嘗這荔浦芋頭與普通芋頭也沒什麼兩樣。你之前還說是一方珍品,有些言過其實啊。”聽乾隆這麼說,看來是不喜歡“全芋宴”,自己的一番心血算是白費了。

福全正要起身告罪,忽見蘇公公走了進來,跪在乾隆面前,奏道:“啟稟萬歲!奴才檢舉福全大人府中的家廚秦知味故意使用奸詐手段欺瞞聖上,請萬歲明察!”幾句話讓方才歡快的宴席氣氛瞬間蕩然無存。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紅蛇
下一篇: 智審鐵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