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寺

[ 民間故事 ]

清乾隆時期,在熱河東南有座竹林寺,寺中有四百多名和尚,寺裡的老和尚和京都護國寺老禪師是師兄弟。而眾人皆知,京都護國寺老禪師是乾隆皇帝的替僧。

這一天,劉墉很是疑惑,有心找寺中和尚弄個水落石出,可又不敢,唯恐得罪方丈,自身難保。

劉墉自是不相信失蹤民女為“借佛家的靈氣隨香火昇天”之說,決定親自到竹林寺查訪此事。

劉墉走著走著,見前面路旁有一婦人哭哭啼啼,很是傷心。劉墉走上前問道:“這位婦人,因何如此悲傷?”那婦人抬頭一看,見是個和自己素不相識的人,就又垂下頭,哭得更悲慼了。劉墉見此情景,心中生疑,既而問婦人道:“你有何悲傷之事,不妨說來,我或許能幫到你。”那婦人忍住哭聲,再次抬頭看看劉墉,感覺他親切和藹,不像壞人,於是便強忍悲痛,道:“昨日巫婆說我女兒得了一種病,必得到竹林寺上香,求得佛爺保佑,才能治好。我女兒前去上香,剛跪下眨眼就不見了。可憐我那女兒啊……”婦人說到這兒,又大哭起來。

劉墉聽出端倪,好生安慰過婦人。他回到熱河,率領一夥人馬包圍了竹林寺,把寺內四百多名和尚全部捆上,一經審問才知道:這裡的和尚依仗老方丈是京都護國寺老禪師的師兄弟,不守清規戒律,貪財好色,胡作非為。他們為強搶掠奪民家女子,在佛像前修了一個暗門,下面罩上一個網子,如有美女上香,那二目“緊閉”、 雙手合十、口裡假唸經文的老和尚用腳一踩暗板,佛像前的暗門就會突然開啟。美女被翻到地下,然後受盡欺辱。有人找到寺裡來問,他們就說上香之人是借佛家靈氣昇天了。

就這樣,不幾年在竹林寺失蹤的女子就有四百多人。老和尚又和巫婆神漢勾結起來,巫婆神漢發現誰家女子長得漂亮,便裝神弄鬼,讓那女子到竹林寺上香,然後該女子也就“失蹤”了。

和尚的詭計被識破後,遠鄉近鄰的百姓紛紛前來訴冤,要求處死和尚。劉墉一想,竹林寺的和尚依仗護國寺為盾牌,無法無天,民憤極大,理應處死。但竹林寺的老和尚和護國寺的方丈是師兄弟,他處決了這些和尚,老方丈如到萬歲那參一本,他吃不了得兜著走。可民仇必得報!劉墉想,不如到京城面君,見機行事。於是劉墉讓地方官員押著四百多名和尚進京。

進京第二天,乾隆早朝,問群臣道:“眾位愛卿,有本早奏,無本捲簾退朝。”

“微臣有本。”劉墉叩拜萬歲。

“快快奏來。”

“萬歲,微臣私訪,熱河東南的竹林寺眾僧依仗護國寺的勢力,貪財好色,欺辱民家女子……”

乾隆聽罷,有些犯愁了,“這個……這個……依愛卿之見如何處理?”

“萬歲,”劉墉一聽皇上果然袒護這些僧人,便靈機一動,“依微臣之見,對這些僧人,應在斬與不斬之間。”乾隆一聽,劉墉讓步了,龍顏大悅,急忙順水推舟:“不斬倒也罷了。”

“謹遵聖旨!”

乾隆恐怕劉墉再想別的,急忙宣佈退朝,於是,群臣下朝回府。

劉墉走出朝堂,命監斬官及隨從衙役,把這些和尚倒埋起來,用耙把這些和尚全部耙平,邊耙邊說:“你有和尚我有寺,不斬倒也耙(罷)了。”然後又令人燒了竹林寺。

熱河竹林寺附近的百姓聽了這件事,無不拍手叫好,念劉大人為民除害,還留下幾句順口溜:

熱河東南竹林僧,

貪財好色把民坑。

多虧劉墉過此地,

押著和尚進北京。

金殿奏本生巧計,

散朝之後執法刑。

不斬本是皇上意,

“倒也耙了”除惡僧。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救藝
下一篇: 一劍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