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寨

[ 民間故事 ]

明末,抗清名將史可法兵敗殉國之後,他的部將康定率領餘部南下福州,孤軍作戰,不幸陣亡。這時強敵壓境,軍心渙散。就在這危急關頭,康將軍流傳著許多關於她的悲壯故事。

傳說部隊。可是,木船到福州外海,突遇風暴,只好在海壇島(現在的福建平潭縣)登陸,安營於蘇沃附近的一座山頭上。

建寨以後,康三娘得到當地百姓的熱心相助,造兵器,蓋糧倉,設演兵場,同時墾荒種糧,作長期抗戰的準備,隊伍很快擴大到六百人。康三娘命令士兵在山頂上插上一根十數丈高的旗杆,掛上一面大旗,迎風飄揚。

這年夏天,一支千餘人的清軍,從莆田出發,分三路渡海進攻海壇島,企圖一舉攻下山寨。康三娘早有準備,她首先派了兩個得力的偏將,帶兩支兵馬守住山寨北面的長江沃和細樓沃,依靠當地漁民的協助,擺下疑兵陣,在臨海的山頭上,遍插大旗,豎著許多披衣戴笠的“草兵”,敵方不知虛實,木船不敢靠近海岸,粉碎了清軍從背後包抄山寨的陰謀。這樣,康三娘就可以集中兵力,守住山寨南邊的幾個路口,對付正面進攻的清兵主力。清軍多是北方的騎兵,經不起海上浪翻船晃,個個暈頭轉向。將官命令一部分士兵強行登陸,士兵一腳才踩上沙灘,只見義軍揮舞刀槍,迎面殺了過來,嚇得他們心驚膽戰,跳水逃命。他們又不會泅水,多半淹死了。

後來清軍挑選了一些識水性計程車兵參加作戰,康三娘招募了一批水性好、力氣大的漁民,編成“海上敢死隊”,悄悄地從水裡鑽到敵船底下,硬用“鐵”肩膀把敵船弄翻,剩下的一些船隻倉皇無措,在激浪中團團打轉,多數觸礁,船沉人亡。

首戰告捷,軍威大振。接著,康三娘又連續幾次擊潰了小股敵兵的騷擾。清軍不甘心失敗,十天之後,又從福州、莆田等地捲土重來。這回他們採取“撒大網”的戰術,在海壇島各個主要的沃口登陸,從四面八方向山寨步步進逼。這時,康三孃的部下只剩下四五百人,面臨數倍的敵軍,不免顧此失彼,難以分兵作戰,只好退守山寨,堅壁防禦。

一連四個來月,敵軍把整個山寨圍得水洩不通,切斷了義軍和百姓的聯絡。義軍糧缺水絕,又逢烈日如火,因而飢渴難當。康三娘心想:這樣下去,肯定不戰自敗,不如拼死一戰,或許還有生路。她親自率領一支敢死隊,趁夜色朦朧的時候,悄悄摸到山下,突然襲擊敵營,敵軍措手不及,折兵二百餘人。但義軍仍然衝不出敵軍的包圍圈。

清將惱羞成怒,第二日集中精兵猛攻山寨,連破兩道寨。康三孃的部下沒有一人投降,最後只剩下身受重傷的幾十名士兵,無力作戰。康三娘見到大勢已去,悲憤交加,單腿跪在山頂上,面對明朝古都南京,拜了三拜,然後挺身而立,仰天長嘆一聲,從懸崖上縱身一躍而下。

當地百姓聽說康三娘壯烈殉難,哭聲震地,如喪爹孃!人們把她的遺體抬到山上安葬。從此,這個地方就稱為夫人寨。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京東俠女
下一篇: 塬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