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在承德行宮院裡住著兩位清朝王爺,一位叫巴顏努,是黃旗軍總領,一位叫呼爾圖,是藍旗軍總領。這巴顏努性情耿直,武藝嫻熟,為大清朝立下不少戰功,但他不會阿諛奉承,從不去巴結皇上。而呼爾圖是個非常奸詐的小人,本來他與巴顏努同列王位,但他總覺得巴顏努是他向上爬的障礙,千方百計要拔掉這顆眼中釘。可巴顏努整天在家裡,不是練功,就是教習兒女,讓呼爾圖找不出他的茬口。
巴顏努有一個女兒,因為生在梨花盛開的季節,所以取名叫梨花。這梨花從小就長得漂漂亮亮,等到十五六歲時,簡直比下凡仙女還惹人喜愛。
梨花從小聰明伶俐又孝敬,爹媽把她當成掌上明珠。她從一懂事起,便白天練武,夜晚習文,到十七八歲時,滿文、漢語,真、草、隸、篆,已經都能應用自如了。
梨花手中一對鳳凰劍,更是練得爐火純青。一天,她帶著幾個丫鬟到瘋魔嶺上去遊玩。幾個姑娘正在山腰上玩耍打鬧,忽聽一陣山風颳過,一隻斑斕猛虎隨風而來,幾個丫頭都嚇得丟了魂。梨花一見,忙抽出雙劍,迎了上去,猛虎幾個猛撲,想把梨花吃掉,不料卻被梨花砍斷了一條腿。老虎急了,兩隻爪子迎著兩把利劍,張著血盆大口就向姑娘咽喉撲來。梨花早已累得筋疲力盡,很難招架這一猛撲,正在危急時刻,忽然從她身旁飛來一支利箭,正射中老虎鼻樑,老虎一愣神,被梨花一劍把腦門劈開了。
姑娘回頭一看,見身後站著一個威武英氣的小夥子,連忙施禮,感謝搭救之恩。小夥子也連忙還禮。互相一道名,原來這小夥子名叫呼明月,是呼爾圖的兒子。
呼明月跟他爹可不一樣,秉性正直,好學上進。比梨花大一歲,整十九。今天,他也是出來遊玩,無意中救下了梨花。
呼明月見梨花相貌出眾、武藝超群,實為女中豪傑。梨花見呼明月英姿勃勃,實乃大丈夫,他們便一見鍾情,互生愛慕之心。於是,兩個人海誓山盟,私訂了終身。
第二天,剛吃過早飯,巴顏努就聽府門外一陣喧譁,大內府太監劉玉海進得府來高呼:
“巴顏努親王接旨!”
嚇得巴顏努一家連忙跑出府門,跪地接旨。
“朕接西疆急報,今有西疆部族小和卓叛亂反逆,匪禍蔓延。特召命巴顏努將軍速赴西疆平叛,不得有誤,欽此!”一道聖旨,像一壺冰水,一下潑到巴顏努頭上。他萬沒想到自己六十來歲了,皇上還會讓他到沙場上跨馬征戰,這不是活活要他的命嗎?可是,當他抬起頭來想問個究竟時,傳旨官已走了。
巴顏努哪裡知道,這招棋是呼爾圖使的一條借刀殺人之計。乾隆不知其中奧秘,便依了呼爾圖的主意。呼爾圖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呼明月已經暗中與梨花訂了終身。
這巴顏努明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可也沒辦法,只好打點行裝,趕赴沙場。
這一天,巴顏努領兵帶將來到了西疆地界。西疆叛亂的小和卓扎西聽說朝廷派來了一個糟老頭子,便擺下一個三萬人馬的大陣,迎接巴顏努。
巴顏努本想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不料人家早已嚴陣以待。一方是養精蓄銳,兵精糧足;一方是千里奔襲,疲憊不堪。兩下交手不到半個時辰,清軍就被打亂了陣腳。巴顏努被幾名叛亂將領團團圍住。他左衝右突,也衝不出來,眼看危在旦夕,忽見一白袍小將手舞雙劍衝殺了過來,只幾個回合就砍倒了幾個敵軍,掩護著巴顏努撤出了包圍圈。
回到大營,巴顏努連忙傳令召見白袍小將,可哪裡也找不到,巴顏努還以為天將下凡幫他解了圍,帶領眾將又燒香又磕頭。可是,當他迷惑不解地離開帥堂,回到寢帳時,忽然發現白袍小將竟在帳中,在他愣神的工夫,白袍小將忽然跑上前來,摟住他的脖子,嬌滴滴地叫了一聲:“阿爸!”
巴顏努以為自己在做夢,使勁兒揉揉眼睛仔細一看,原來這白袍小將竟是自己的女兒梨花。老將軍又驚又喜,緊緊摟住女兒,眼淚“唰”地一下就流了下來。
“孩子,你怎麼來了?”
“阿爸這麼大年紀怎經得起戰場廝殺,於是,我就混在隊伍裡跟著來了。”
“這麼說你阿媽也不知道你跟我來這裡了?”
“誰也不知道。”
老將軍深深嘆了一口氣。
“唉,等咱們班師回去,還不把你阿媽急死呀!”
“不怕,用不了多久,咱們就會回去的。”
“匪勢兇猛,要想剿滅,談何容易。聽說大頭目扎南也領兵來了,他們七萬人馬,我們才三萬,勝負難卜啊!”
“阿爸不必擔心,我已看好了地形,咱們大營西邊是兩山夾一川的極好用兵之地。明日咱們掛出免戰牌,並放出口風,就說咱們按兵不動,等待援兵,暗中你帶兩萬人馬埋伏在大營西邊的兩面山上,多預備滾木礌石,你堵住出山口,再選一名大將,假扮你的模樣,守在大營,這兩天,敵人必然會趁著黑夜前來劫營,我軍招架不住,即敗走西山口,引敵人入包圍圈。我在混亂中混進敵人隊伍。一進包圍圈,你們三面夾攻,我設法用毒箭射死叛軍首領。然後,堵住敵人退路,憑我手中這一對鳳凰劍,管叫叛軍望而生畏。”
巴顏努半信半疑:“敵人也不是傻瓜,能上鉤嗎?”
梨花胸有成竹地說:“阿爸放心,我有勝算。”
巴顏努終於被女兒說服了,便按梨花說的馬上派兵遣將。
果然,當天晚上,敵軍聽說官軍在等待援兵,立即趁夜黑風高前來劫營,官軍招架幾個回合,便向西山口潰敗。扎西、扎南以為劫營成功,立刻帶兵追趕,剛追出五里地,忽聽一聲炮響,伏兵四起,二人知道中計,連忙後退,剛回過身來,不知何處飛出兩支利箭,扎西、扎南當即落馬而死。軍隊大亂,一直混戰到天明,叛軍全軍覆沒。
巴顏努大獲全勝,打掃完戰場,立即高奏凱歌,班師回朝。
滿朝文武,誰也沒想到巴顏努會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呼爾圖更感到大出意外,他知道,這次巴顏努回朝,必然會加官進爵,功高蓋過自己。於是,巴顏努還沒到家,他就向皇上奏了一本,告了巴顏努三大罪狀:
第一,這麼快就班師大捷,肯定是謊報軍情。
第二,沒有皇上詔令,私自回朝,圖謀不軌。
第三,損失兩萬人馬,功大而過更重。
乾隆一見奏章,心中也沒了底,立刻傳巴顏努到承德避暑山莊來見。乾隆問:“愛卿,這麼來去匆匆,見到叛軍了嗎?”
巴顏努回道:“啟稟皇上,臣上賴皇威齊天,下仗將士拼命,已將大小叛軍頭目首級取回,叛軍已被剿滅。”
乾隆冷冷一笑:“哼,難道你有天兵天將相助不成?那叛軍也不是泥捏的,怎麼那麼多大將去都敗陣而回,唯有你這麼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