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
這年春上的一天,中午剛過,枳鎮保長黃樸家裡突然傳出了嘈雜的喊叫聲、呻吟聲。緊接著,保長老婆柳絮慌慌張張從家裡跑出來,喊人快點兒找郎中去,家中有人可能中毒了。
街坊鄰居跑到黃樸家中,看到了可怕的一幕。黃樸家的院子裡,包括黃樸一共四個人,捂著肚子,上吐下瀉,嚴重的一人躺在地上打滾,情況十分危急。這邊正忙亂著,鄰居家的一對孤女大妮、二妮也捂著肚子哭喊著來到了大街上,據說是吃了黃樸家的魚頭、魚腸……
人群中有個叫杜限的人,平日裡好吃懶做、偷雞摸狗,沒少受保長的整治。他懷恨在心,現在看到保長家中發生了中毒事件,感覺報復的機會來了,便馬不停蹄地跑到縣衙報案:保長黃樸以請客為名,投毒害人,就連鄰居的一對孤女也未能倖免……
黃樸,縣太爺並不陌生。
不久前,縣太爺微服私訪。他出了密州城,沿濰河南岸往西走,到了枳鎮遇到了在河堤上栽樹的黃樸。黃樸趕緊停止勞作,上前施禮問好。縣太爺示意黃樸不要聲張,方便的話可以和他一起隨便走走。縣太爺邀請,黃樸自然是滿口答應。
縣太爺說要到河那邊看看。河上沒有橋,兩個人就要脫鞋過河,突然從旁邊莊稼地裡跑過來一個二十多歲的漢子,二話沒說彎腰就要背黃樸過河。黃樸執意不肯,那漢子急了,說:“半年前您從馬車底下救了我妹妹,自己卻被車輪軋斷腿,如今傷還沒好利索。現在正是初春,水冰涼,怎麼能過河呢?不為別的,您要是涼出個好歹來,誰還能像您一樣一心一意地為鄉親辦事?”說著話,硬是將黃樸拽上背。
黃樸掙脫著,指指縣太爺,說:“要揹你就先背……”
縣太爺對漢子搖搖手。
黃樸小聲對漢子說:“那是縣太爺。”
漢子說:“縣太爺我不認識,要背也得等我先把您背過去了……”
儘管他們聲音不大,縣太爺還是聽到了。漢子話糙理不糙。不行春風,難得秋雨。漢子知道了自己是縣太爺,卻還是先去侍候保長,是知恩圖報。可見這保長在此人心裡的位置是何等重要!沒等漢子回來背,縣太爺自己就下了水……
縣太爺不敢相信,這樣一個看起來心地善良、受人愛戴的人會投毒害人?他問杜限,依你看黃樸為啥要投毒害人?
杜限說下毒害人當然是有原因的。一個月前,被毒之人副保長張虎和黃樸為了一個寡婦爭風吃醋大吵一場,幸虧被人拉著才沒動起手來。兩個女娃娃,她們父母留下了三間房子,幾畝薄田。孩子的父母過世後,黃樸兩口子表面上對她們照顧有加,那是想霸佔人家的房產地產,下毒圖財害命……
聽杜限這麼一說,黃樸投毒有動機有預謀,事情非同小可。此時衙門裡沒有什麼其他要緊的事,縣太爺決定親自走一趟。
縣太爺率領一干衙役,用了兩炷香不到的工夫就趕到枳鎮,直奔黃樸家。
此刻,黃樸臉色蠟黃地躺在炕上,其他中毒的人已經各自回家。他見縣太爺興師動眾前來,起初莫名其妙,不知道在自己管轄範圍內發生了什麼大案要案,慌忙勉強起來行禮拜見。突然兩班衙役上前,強行將他摁倒跪下。
他大吃一驚,問道:“老爺,這是為何?”
畢竟他是一方保長,看其一臉無辜,又病歪歪的樣子,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縣太爺還是網開一面,讓他坐起來說話。
黃樸弄明白縣太爺帶人來的目的後,鬆了一口氣,他詳細敘說了事情的經過。
今天上午,村民李子玉送了幾條一斤多重的河魚。災荒之年,這幾條河魚,那可是貴重禮物。村裡有老人去世,黃樸幫忙去了,老婆柳絮起初不肯留下魚。她說要是留下,黃樸回家怪罪不說,一定把魚再送回去。李子玉說魚是今天早上剛從湖裡撈出來的,他挑了幾條大點兒的送過來讓他們嚐嚐,如果不留,就是瞧不起他……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柳絮只好將魚留下。
中午黃樸回到家裡,看到了魚,就讓老婆送回去。柳絮說既然他有這份心,送回去面子不好看,咱就收下吧。禮尚往來,過後咱再從別的方面補償一下。
黃樸感覺老婆的話有道理。他想這稀罕東西自己吃了有些可惜。前天因為副手張虎的寡弟媳要改嫁,張虎阻止,弟媳尋死覓活。黃樸便勸說張虎將心比心,一個二十出頭的女人守寡,孤苦伶仃也怪可憐的,要改嫁就隨她去吧。張虎覺得寡婦改嫁有辱門風,不但不聽勸告還出言不遜,兩個人就吵了起來。過後黃樸想想,也許是自己說話過激,方法不對。他就想借這幾條魚,請張虎過來喝幾盅酒,趁此機會緩和一下兩人之間的關係,順便再開導開導張虎。可是隻叫張虎似乎有些不妥,便又叫上其他兩個同僚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