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先生

[ 民間故事 ]

年關前,奎縣“義信和”貨棧一連兩宿燈火通明。十幾個先生在對賬。兩人一桌,相對而坐,中間放張八仙桌,賬本鋪開,一人唱數,一人撥打算盤。報賬的聲音洪亮,打算盤的手指翻飛,噼啪山響。

劉二先生一人對著兩個唱數的,雙手打算盤,左右開弓,扒拉完最後一個珠子,雙手在空中一揚,緊接著翻轉下去,大拇指和食指在算盤的橫樑邊飛快地掠過去,一下子就將七上八下的算珠歸了位,隨後伸下懶腰,打了個響亮的哈欠,喧囂的房間立時靜了下來。王掌櫃急忙跑過來,摘下掛在牆上的旱獺帽,低聲說道:“二先生,困了?趕緊睡覺去,別累壞嘍!”劉二先生接過帽子,扣在腦瓜上,點點頭。

王掌櫃和劉二先生一前一後出了門,跟班的小五緊隨其後,三人走進後院一溜青磚瓦房。

“義信和”貨棧不但是奎縣最大的買賣,臨近幾個縣也數頭把交椅。當年民間有句嗑專門說道:松花江、呼蘭河,門頭最大義信和。義信和的創始人就是王掌櫃,大名王振華。他最初就是個貨郎,能把買賣做到如此地步,靠的是精打細算,敢想敢幹,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講義氣,重信譽,和氣生財。為什麼把買賣起名“義信和”,王掌櫃說,義字開頭,無情無義到頭什麼都無;信字居中,買賣最緊要所在;和字殿後,到什麼時候不能傷了和氣。離了這仨字,啥買賣都白搭,有了這仨字,買賣能從無到有,由小變大。

進屋後,小五麻溜地把炕蓆掃兩下,鋪開行李捲。王掌櫃對劉二先生說道:“二先生,操勞一年了,這兩天又緊著對賬,確實辛苦,趕緊躺下,明天還有不少事需要你定奪。”劉二先生對著王掌櫃作了一下揖:“謝掌櫃的。”說完,彎腰上炕,王掌櫃順勢扶了他一把。

劉二先生脫衣躺下,閉上了眼睛。王掌櫃走到火爐旁,拎下大鐵壺,抓起爐鉤子鉤開爐蓋子,又用爐鉤子往裡捅了捅,一束火苗忽地躥起。小五急忙撮起一鍁煤壓住,又把大鐵壺坐上,頃刻,壺裡的水就響邊兒了。

王掌櫃放慢腳步向炕頭走去,他要吹滅牆上燈窩裡的洋油燈,到了劉二先生頭上,他停住了腳步:“二先生,你咋沒睡?”

劉二先生吃了一驚,他抬起頭:“掌櫃的,你沒走?我睡不著!”王掌櫃聲音平穩,但很有力度:“為啥?”

“硌挺!”劉二先生聲音也很平穩,但好像沒啥力氣。

“勞煩二先生起來。”王掌櫃聲音依舊平穩,邊說邊轉回身,衝著小五一招手,大聲說道,“脫鞋,上去找!”

小五麻溜地扒下鞋,跪在劉二先生的褥子上仔細尋找,半天,他回過身:“掌櫃的,啥也沒有啊!”

王掌櫃對著劉二先生一笑:“二先生,你看見了吧,啥也沒有,快過年了,被褥新拆的,枕頭皮新換的,就連裡邊的瓤子都是新軋的穀草,你硌挺啥?”

劉二先生一愣,好像一下子弄明白了似的,抱歉地笑道:“我說呢,肯定是穀草節骨兒。”說完,一下子鑽進被窩裡。

王掌櫃走過去,輕輕吹滅了油燈。

第二天一早,夥計們到伙房吃飯,一看是烙油餅,酸菜豬肉燉粉條,都樂了。大家邊吃邊誇王掌櫃的,松花江往北,呼蘭河往南,找不到咱們這樣掌櫃的!

飯廳的一角,劉二先生獨自坐在餐桌上,大師傅特意給他熱了酒,說王掌櫃交代的。劉二先生點點頭,端起酒碗一飲而盡。旁邊吃飯的人都撂下了筷子。劉二先生是大管家,進“義信和”十年,別說早晨,就是晚上,都輕易不喝酒,怕誤事。現在是對賬的節骨眼兒,年終盤點,大小三十多家商號,往來千本賬,他劉二先生今天怎麼了?

這時,王掌櫃走進屋,後面跟著小五,木質的托盤裡整齊地碼著四摞大洋。王掌櫃聲音平穩,但很有力度:“今天宣佈一件事,二先生另謀高就了。這些年,二先生打理‘義信和兢兢業業,但我這兒水淺養不了大魚,薪水去賬房領,這些是賞錢,不成敬意,請二先生笑納!”說完,轉身離去。劉二先生衝著王掌櫃的背影作了個揖,口中說道:“大恩不言謝,我劉二就此別過!”

劉二先生走後,大夥兒在對賬的間隙,都低聲勸王掌櫃不應該辭了劉二先生。他業務精,會做買賣,“義信和”不能少了他。王掌櫃聲音平穩:“你們不知道,二先生變了。他睡不著覺了,他燒包了。這樣的人應該及時澆涼水,不然就燒壞了。”

劉二先生走後的第三年,王掌櫃叫來小五,說你和我走一趟,去看一個人。兩人騎馬,曉行夜宿,走出三百里地,在一片綠油油的苞米地頭,見一個人赤裸上身,枕著鋤槓,咧著大嘴,呼呼大睡。王掌櫃彎下腰,看著他的睡相,皺起眉頭,伸手從他的肋下扒拉出一個土坷垃,一下子摔到地上:“劉二,你起來!”

睡覺的人正是劉二先生。

“我問你,一根穀草節骨兒你都睡不著,這坑包草木的你倒睡得挺香?”

“掌櫃的,我現在三畝破地,鏟完拉倒,一天三個飽一個倒,啥也不想,有啥睡不著?你的家業快趕上沈萬三了,交給我主事,我一分一秒都在籌劃,生怕有一點兒紕漏,哪敢閉眼!”

王掌櫃一愣,隨即對著劉二先生深鞠一躬:“二先生,我王振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錯怪你了!”

土路上,王掌櫃牽著馬,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小五跟在後面。棗紅馬上端坐一人,劉二先生也!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皇帝失信
下一篇: 花燈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