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外敵入侵,世事紛亂,戰火四起,地處江南邊陲的一座小城卻仍是一派寧靜祥和。
柳一諾是小城中首屈一指的制扇師。
此時,柳家制扇已有百年曆史,傳承到柳一諾這代,制扇的技藝早已爐火純青。柳一諾製出的扇子,扇骨清奇,厚薄適中。雖然時代變遷,世人早已無需用摺扇搖動扇風,但這制扇的生意卻一直沒有沒落,反而有了愈加興旺的苗頭。
柳一諾制扇,規矩極大。一年四季,各做四種摺扇,每種只做十把——春扇、夏扇、秋扇、冬扇,每把扇子價格不菲卻供不應求,因為求扇者多是達官顯貴,城中官員與富商都以擁有一把柳氏摺扇為榮,論政事談生意時取出摺扇輕輕搖動,竟隱約有了諸葛孔明運籌帷幄的派頭。
只是,求得一把柳氏摺扇並非易事,不是用錢就能辦到的。用柳一諾的話說,扇子如人,要有機緣才能相遇,要彼此投緣才能相依,一把摺扇只能有一個主人。
四季之扇亦有顯著不同。女人們的扇多為春扇,雅緻生動又風情萬千;生意人的扇多為夏扇,薄如蟬翼卻紅紅火火;官員們的扇多為秋扇,古樸盈滿而不露形色;老人們的扇多為冬扇,清冽簡約且易合難開。
這天,正值秋冬之交,柳一諾家中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一言不發,不說買扇,反而取出一把摺扇放在桌上,家人不解其意,只得請來柳一諾。不料柳一諾一見此扇,立刻小心翼翼開啟,看了足足有半晌時間。
柳一諾觀扇之際,家人有好奇者悄悄湊近觀看,發現摺扇上繪著一幅千里江山圖,層巒疊嶂,山峻水秀,一派大氣磅礴之勢。
見柳一諾看扇出神,那客人也不說話,自顧自在一旁飲茶,直到柳一諾回過神來,那人才微微一笑,說:“我來此處,只送一扇,只為一諾!”
聽了那人的話,柳一諾若有所思,半晌才抬頭看向對方,微微點頭。那人也輕輕點頭,隨即轉身離去。
第二天,柳一諾開始制扇。他取出家中珍藏的上等好木,鋸、劈、煮、曬,拉小骨,鑽骨孔,拋光打磨,填芯貼梁……為制一把摺扇,竟閉門不出兩月有餘。
扇骨成型後,柳一諾更加深居簡出。扇面用上等宣紙鋪就,以桑樹皮紙為內襯,令柳家人驚奇不已的是,這次柳一諾竟然沒有僱傭畫匠作畫,而是親自動筆,畫了一幅陽春白雪圖。
摺扇製成之後,柳一諾每日都要反覆觀摩,還令家人親友逐一欣賞,眾人無不嘖嘖稱奇。只知柳家制扇技藝了得,卻不知柳一諾還有一支丹青妙筆,他的畫作梅紅雪白,雪上飛鴻顧盼生姿,陽春白雪之中卻透著一股肅殺之氣,摺扇一開啟便令人心生歲暮天寒的悲壯之感。
如此一過數月,某夜大雪紛飛,那位為柳一諾送扇之人突然再次來到柳家,同樣不發一言,似乎他已料定柳一諾必然知道他的來意。
柳一諾面色凝重,小心翼翼取出新制的摺扇,與那人留下的摺扇一併交與對方。
那人開啟兩把摺扇,細細觀看半晌,突然大笑:“果然一模一樣,柳氏摺扇,名不虛傳,這兩把摺扇我一起帶走了!”
聽到這番話,柳一諾緊繃的臉才終於放鬆下來,與那人四目相視,會心一笑,旁邊的柳家人卻是一臉蒙。這兩把摺扇明明大相徑庭,一個是山水畫,一個是花鳥圖,為何那人卻說一模一樣呢?
轉眼冬去春來,小城裡卻已不復昔時的平靜祥和,蜂擁而來的日軍終於露出了鋒利的爪牙,江南富庶之地轉眼間便已四面楚歌。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日軍竟在綿軟的江南踩了釘子,處處碰壁,似乎總有人能料到日軍意圖,棋高一著,短短數月,竟將數萬日軍趕出了江南。
此時,民間流傳,是兩把摺扇退了敵。更有人流傳,其中一把正是江南柳氏所制。有人登門詢問柳一諾,柳一諾卻只是笑笑,言說此等無稽之談,不必相信,也不必理會。眾人也覺得傳言過於神奇,殊不可信。
如此一過又是數年,日軍大敗,神州大地雖然滿目瘡痍,卻終於恢復了安寧。此時,柳家制扇生意早已青黃不接,柳一諾只靠寫字、繪畫、教書為生。
這年秋高氣爽時,那位不速之客再次造訪了柳家,他與柳一諾痛飲一夜,時而相擁痛哭,時而擊掌狂笑,清晨時分,那人留下一把摺扇便悄然離去。
柳一諾與夫人一同送走來客。臨別之際,柳夫人聽到柳一諾口中輕輕說道:“卻將妙質因風剪,為出新裁對月描。這摺扇本是風雅之物,卻因這亂世有了肅殺之氣,看來,我柳家再也無法制出一把好扇了。”
聽罷兩人一夜暢談,柳夫人終於明白了其中原委。原來,那傳言竟是真的,扇上陽春白雪掩映之下,竟藏著一張性命攸關的地圖。其時日軍入侵,處處謀而後動,在江南之地預先留下了明暗棋子數十顆,這張圖上標記的就是這些棋子落子之地。那客人是革命黨情報組織的首領,亦是當年與柳一諾一同矢志救國的熱血青年,兩人約定,若有一日,國家危亡之際,一定竭盡所能,以熱血報國。
柳一諾祖上曾留下一技,能以特殊筆法在扇上藏下千言萬語,這才是柳氏摺扇傳承百年的精華所在。那人帶來的山水圖示註著地理方位與據點分佈,柳一諾制扇,便是要將這扇上的地圖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柳一諾耗盡心力才製得此扇,每朵梅花開處、每隻鴻爪落處、每片雪花聚處,都隱藏著千萬秘密,點燃起熊熊戰火,左右著紛擾世事。
柳一諾對夫人說:“扇有陰陽,人分優劣,我製出此扇,世上扇藝再無出我左右者,但千金之諾卻比一紙摺扇重要許多。扇如人心,不可輕慢,我柳家制扇技藝傳承百年,就是為了制這救人之扇,此扇入世,柳家便要出世了。”
從此,柳一諾再不制扇,百年柳氏摺扇從此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