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

[ 民間故事 ]

從前,有個年輕媳婦叫石花,她心靈手巧,性情溫和,孝敬老人,體貼丈夫,夫妻二人相親相愛,感情十分深厚。

可石花的婆婆是個脾氣暴躁、性情刁鑽古怪的老太婆,不管石花怎麼做,都討不得婆婆的半點兒歡心。她對石花非打即罵,天天弄得家裡雞飛狗跳。

家裡的一隻蘆花雞跑出去,把一隻蛋下到外邊的草窩窩裡了,婆婆不光責罵了石花一整天,還不讓石花吃飯。丈夫心疼石花,也是無奈,只能背地裡給石花摘了幾個野果子充飢。

幾日後下大雨,家裡的驢在山坡上吃草,電閃雷鳴間,驢受到驚嚇,撒蹄亂跑,雨天路滑,掉到山坡下摔斷了腿。這次,婆婆不光大罵石花,還狠狠打了她一頓。最後還不解氣,執意逼著兒子休了石花,說石花是窮苦命人,有她在,家裡必定遭殃。

丈夫很小的時候父親就亡故了,從小被母親管束著,性格懦弱,儘管對媳婦萬般不捨,可是沒有辦法,只好把石花送回孃家去。

一路上,夫妻倆邊走邊說知心話兒,越說越難過,傷心得直流眼淚。丈夫對石花說,你先回孃家住上幾天,我回去再跟我娘好好說說,等她老人家氣消了,回心轉意,我再去接你回來。石花雖然知道老實厚道的丈夫做不了婆婆的主,但是聽丈夫這樣說,她還是很感激他對自己的好,流著淚點頭。

兩人過了一山又一河,還是難捨難分。他們來到一片樹林旁,前邊隱隱地看到有一個小村莊,石花對丈夫說:“你就送到這裡吧,再晚天黑你就趕不回去了。”

丈夫說:“這離你孃家還遠呢,就讓我再送你一程吧!”

石花說:“我有個遠方親戚,就住在前邊的這個村莊裡,我在這先住上幾天,再回孃家去。”

說完,夫妻二人抱頭痛哭了一會兒,丈夫方才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其實,這村莊裡並沒有石花的親戚。石花只是覺得,自己被婆家休了,沒有臉面回孃家,父母已不在了,家裡哥嫂也不會容她,她想在此一死了事。

石花目送著丈夫的身影,直到看不見了,才扭身走進了樹林裡。她來到一棵大樹下,解下衣帶,找了個粗樹枝,把帶子掛在樹枝子上,繫了個釦子,她剛把頭伸進套扣,不想帶子“啪”的一聲斷了。

石花坐在樹下哭起來,她對自己說,看來,我真是個命苦的人啊,活,活不成,就連死也死不順當呀!

哭了一會兒,石花把斷了的帶子接在一起,又找了個樹杈,把帶子掛上去,準備再一次上吊。

就在這時,忽然聽到身旁有人笑著說話:“人慾尋死天不應,天要人死逃不脫。”

石花回頭一看,見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老人走上前來對石花說:“這位姑娘,你命不該絕。你的路還長著呢,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就往前走吧。”說罷,老人眨眼不見了。

石花心想,既然仙人指點,我命不該絕,那就往前走吧。於是她見路走路,見山過山,遇水過河。從婆家沒帶出分文,沒有吃的,她只好討著飯往前走。

有一天,她來到一個客店前,實在挪不動腳步了,就坐在門前喘氣。她沒有錢住店,知道自己不能夠在這裡站腳,歇息了一會兒,站起身,正要繼續朝前走,從院裡走出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問石花是不是想住店,石花說了自己身處的困境。

老太太說,這個客店是她和老伴開的。現在雖然店裡已經住滿了客人,可還有一間房是空著的,只是這間房裡好鬧妖,沒有人敢住,問她敢不敢住,不收她房費。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金瘡藥
下一篇: 梅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