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人莊”的牛肉秘笈

[ 民間故事 ]

民國初年,湟裡街上開著好幾家牛肉店。可是門面和地段最好的“牛記”和“任記”牛肉店,生意日漸清淡,食客越來越少。而街西頭最偏僻處的“莊記”卻越來越興隆。“莊記”牛肉店的老闆姓莊名子鐸,為人低調,有時甚至顯得有點兒笨拙愚傻,被同行私下稱為“傻人莊”。

這一天,一個叫蔣松的小夥子出現在莊記牛肉店門前,說自己是外鄉人,因盤纏被偷流落在湟裡,懇求老闆收留做工,供給一日三餐即可。莊子鐸當即答應下來。

店裡很忙,蔣松很快就被安排了活兒:餵牛、牽牛。莊子鐸親自交代事宜:餵牛的時候一定要滿面笑容,哼著小曲兒,不能讓它們聽到和看到殺牛的情景,還要親親熱熱地跟它們說話,讓它們感受到人們對它們的喜愛。

蔣松不明就裡,問這是為什麼?莊子鐸說:“牛是很聰明的動物心情愉快,肌肉便會放鬆,不僅長膘快,宰殺後的肉質嫩滑,吃起來口味也特別鮮美。”

蔣松聽了,不由得連連點頭。來到牛圈,他發現這裡養的牛個個健壯,吃的是新鮮的草料,外加“稻穀開花”。

所謂“稻穀開花”,就是把稻子加水後煮熟,像玉米花一樣裂開花,口感好有嚼勁,這種飼料是牛最喜歡的,吃了容易長膘。

這讓蔣松難以理解,這都是些要殺的牛了,居然還吃這麼好,不是浪費嗎?然而讓他大感意外的事還在後頭,屠夫宰殺過的牛肉,先放在空曠的院子裡攤開晾放,這個他懂,是為了保持肉質新鮮。除此之外,院子裡還有十來口大缸,裡面用清水浸泡著生牛肉,上面還壓著大石頭,蔣松看不懂了。

莊子鐸告訴蔣松:“有的牛肉帶有腥味,切片後很快就發硬、卷片,那是因為沒有驅除牛肉裡淤積的血水。莊記的牛肉至少要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再把牛肉煮上一開……”

“可是這樣做的話,不僅費時費工,還損失了重量,一般的牛肉店是絕對不做這種‘傻事的。”蔣松忍不住脫口而出。

“那就很難做出讓客人回味無窮的獨特的牛肉了。”莊子鐸意味深長地說,“能夠做成事的往往不是聰明人,客人的嘴最有發言權。”

蔣松琢磨了好一會兒,突然有了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莊子鐸把蔣松當自己人一樣悉心傳授經驗,在短短的一個月間,蔣松毫不費力地得到了“莊記”牛肉店的獨門秘笈,還拿到了一個月的佣金。當天打烊後,他提出了辭工。

面對和善的莊老闆,蔣松顯得十分羞愧:“莊老闆,謝謝您收留了我,我終於可以回家了。”莊子鐸笑眯眯地說:“莊記的獨門秘笈都已經傳授給你,你回去轉達給牛老闆,希望他東山再起。”

這話無異於平地驚雷,把蔣松炸蒙了:“莊老闆,您……您知道我……我是牛老闆派來……臥底的?”

莊子鐸點點頭,微笑著說:“從你來到我這兒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了。滆湖的水給一個人喝肯定是喝不光的,同行也能做朋友。做一門生意、開一爿店,好人品比好技藝更重要啊!”

“牛記”牛肉店拿到蔣松帶回的“獨門秘笈”後,大受啟發,於是也改變了經營模式,更講究經商道德和同行互助。

由於“莊記”的無私分享,沒多久,整個湟裡的牛肉品質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直到百年之後的今天,湟裡牛肉仍然以家庭。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治牙破案
下一篇: 報恩陶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