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貴”茶葉蛋

[ 民間故事 ]

清朝末年,天下大亂,硝煙四起,江西九江的源順鹽號當家人汪定貴心裡明白,大勢所趨,屬於徽商的時代要落幕了,於是,他變賣大部分資產,回到位於皖南山區的老家宏村定居。這一年,汪定貴八十歲。

從十六歲隨村中長輩去九江當學徒,到後來成為“億則屢中,僉日良賈”的徽商大賈,再到如今垂垂老矣的杖朝之年,汪定貴一輩子縱橫商海,富甲天下,如今迴歸故里,心中除了葉落歸根的喜悅,還有很多的不甘。因此,他花巨資辦了兩件事:一是捐了個“五品同知”的虛銜,二是在宏村建了一幢後來被稱為“民間故宮”的私宅承志堂。以此表明,自己無論從商還是退隱,都是別人難以企及的。

早已習慣在商海中翻雲覆雨的他,如今被困於這皖南偏僻小村,時間一久,難免心生落寞。為排解憂煩,他開始潛心修佛,漸漸地,也就有了很多啟發。

人生七十古來稀,自己已過八旬,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又想到這輩子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也不知道傷害了多少人的利益,他心生感嘆,於是廣開善門,修橋鋪路,賙濟鄉里。

這天,有人來求見汪定貴。此人五十來歲,說自己叫程喜,“小的求見老爺,一是想當面感激,二是想來府上應個廚子的差事。”

原來,程喜是個應承婚喪嫁娶的民間廚子,只是他廚藝不精,加上年景不好,一家老小窮困潦倒。

前段時間,天降大雪,程喜臥於風雪中瑟瑟發抖,正巧被路過的汪定貴看到,便施捨了棉衣與銀兩。

程喜藉此機會,一是來感謝,二是想討個差事。

汪定貴坐擁金山銀海,什麼樣的菜沒嘗過,他身邊就有一個叫常遠的御廚後人,是花重金從九江帶回來的。

一個民間廚子毛遂自薦,自然不入他的眼。汪定貴笑了笑,說:“你我有緣,不必多說了。”說著,吩咐管家給他幾兩銀子,就要送客。

程喜卻不走,又說:“老爺,家祖父名諱上程下和。”汪定貴一愣,仔細地打量起他來。

原來,汪定貴小時候家中僱了一個傭人,就是程和。當時程和五十歲左右,既是家裡的廚子,也是他的保姆。

小時候,汪定貴去村口的南湖書院上學時,都是由程和帶著他去,一出門,程和就會掏出一個茶葉蛋給他,然後他一邊吃著噴香的茶葉蛋,一邊被程和牽著手穿過宏村的大街小巷。這個記憶莫名深刻,以至於他現在回想童年,印象最深的竟只有這一段了。

多年後,汪定貴回鄉探親,得知程和早已過世,去世之前,留下了一張煮茶葉蛋的配方。那配方倒也並不稀奇,無非是配以茶葉,加入八角、桂皮等常見的配料,不過,程和去世之前,還特意留下了汪定貴最愛吃的茶葉蛋配方,這恐怕已經不只是傭人的忠誠了,更多的是對他的寵愛。

汪定貴看著故人之孫,沉思了一會兒,問:“你會煮茶葉蛋嗎?”

程喜微微一愣,回道:“那自然是會。”汪定貴點了點頭,說:“那就留下來吧。”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行善破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