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鷹高手

[ 民間故事 ]

清朝時,打牲烏拉每年都要向朝廷進貢海東青。這年,天已大冷,進貢的馬隊剛走出五百里,就遇上了來劫鷹的。鷹戶烏嫩見狀,忙將進貢的白羽海東青放飛。一陣拼殺後,烏嫩等人悉數戰死,總管聞訊,大驚失色,因為貢品已經畫檔報京,現在這罪過怕是要把打牲部一年的吃食錢帛都罰沒呀!

這天,有人求見總管,說:“邊屯的老鷹戶忽林爺爺有法子找回海東青。我來代他請命。”總管聞言,立刻打馬飛奔邊屯,到了那兒一看,只見有個老人躺在炕頭,身上蓋著好幾層狍皮。總管遲疑地問:“你能找回海東青?”老人斬釘截鐵地說:“能!”

“可你生著病,又是這樣的年紀——”“丟了鷹,不種地的打牲人難道吃樹葉子?馴這生靈的烏嫩是我徒兒。備車,拉我走,能找回。”

總管只得答應一試,命護衛伺候老人向南而行。老人不解,問:“為何南行?”侍衛答:“海東青是在南方霍林河丟的。”老人道:“南行五百里,我得死在路上。北走,上庫葉山!”

北走百里進到庫葉山,老人已經凍僵,他喝下一壺烈酒,然後從懷中摸出一根骨哨,嗚嗚咽咽地吹了會兒,卻臉色蒼白,呼吸艱難。護衛忙給他又灌下一壺烈酒,老人才緩了過來,他讓車上到山頂,自己則吹起了《思鄉調》。沒多久,空中出現了一個白點,越飛越近,竟是白羽海東青!老人將骨哨收懷,掏出一塊鴨肉,讓人穿到箭鏃尖上,射向天空。那鳥兒直落而下,銜了肉,爪一推,肉箭兩分,很快飛得無影無蹤。

護衛刀背擊轅,氣急敗壞道:“你怎麼讓它跑了!”

老人說:“馴這精靈的不是我,是烏嫩,我喚不下它。回邊屯,快!”

護衛無奈,只能送老人回到邊屯。總管聞訊大怒,策馬就來興師問罪。老人看到總管,挪動了下,卻沒能下炕行禮。總管擺擺手,說:“老忽林,你是老鷹手,可不能說誑話,海東青——”

老人喘息著說:“抬我出屋,那生靈,該是回來了。快!快!”說著,他推開棉被狍皮,脫下棉襖,從床頭抽出件秋衣,哆嗦著穿上:“這是烏嫩的衣裳,鳥兒認得。”

總管傻眼了,說:“這得凍壞人!穿皮的棉的呀!”

“烏嫩留下的,只這一件。”說完,老人不由分說,讓人把他抬到屯外山頂的開闊地上,用雪埋住下半個身子,眾人只得遠遠看著。他們見老人掏出骨哨,“嗚嗚”地吹了半個時辰後,雲端上出現了一隻白色鳥兒,漸漸變大。老人讓人射出鴨子肉,那海東青接了吃掉。老人換根骨哨,吹出《爺孃曲》。這次,海東青從雲間落下,穩穩地停在了老人的手套上,老人手指暗中一動,鎖了爪扣。眾人欣喜若狂,紛紛叫道:“有糧吃了!有年過了!”

總管也鬆了一口氣,他有不少疑問要請教忽林老人:“你為何不在庫葉山捉了這鳥?”老人斷斷續續地說:“在,在庫葉山,這生靈已認得哨聲,認得邊屯鴨肉,但它見我眼生。若是硬喚它下來,它將永遠不與我相通。我們回家,它一路跟隨,只是它在雲裡,人看不見。到了屯子,它認出養過它的地方,認出烏嫩衣裳,才肯下來。”

總管又問:“你怎知它在北面的庫葉山?”

“這生靈,是烏嫩,從庫葉山捕得的,失了主人,它只能,回原來老山,不能,停在,南方。”老人費力地說完,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總管五體投地,對老人跪拜行禮,可是,老人卻全無表情,他舉著的手臂上,白羽海東青雄赳赳地立著,目光如電,傲視天地。總管從老人手臂上取下海東青,那手臂仍靜止不動,一摸,脈息已無。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重振攬雲宗
下一篇: 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