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仙人指點
有一年,天下大旱,各地紛紛鬧起蝗災。蝗群飛過的時候,黑壓壓的一大片,蝗群落到哪裡,哪個地方的莊稼就被啃得精光。
新義村本來是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但最近一段時間,村裡陸續來了好多面黃肌瘦的外鄉難民。難民們紛紛訴說:“這天殺的蝗蟲太可怕了,僅僅幾天工夫,莊稼被吃得精光,只剩下光禿禿的一片,讓人怎麼活呢!”
村民聽了非常震驚,後面的話更讓所有人感到五雷轟頂。“估計用不了半個月,北邊的莊稼吃完了,蝗蟲要往這裡飛了,你們快做點準備吧。”
蝗災的訊息很快報到知縣歐陽明那裡,歐陽明聽了馬上上報朝廷,又拿出自己的俸祿在縣衙門口支起了救災的粥鋪,接濟災民。接著,他把自己關在書房裡翻閱一摞又一摞的書籍,想從中找出治蝗蟲的良方。
歐陽知縣查遍了典籍,就是找不出一點頂用的辦法。苦思冥想中,突然想到了施王道觀裡的真人知識淵博,或許有良法。
他乘著一頂小轎來到道觀,低頭急匆匆地往裡走,突然和一個年輕道人撞了個滿懷。
那道人微笑著對他說:“先生別急,建猛將廟可治蝗也。”
“猛將?是何方大神?”
“此人是‘滅蝗神,上天封為’天曹司上天王,此次蝗災來勢洶洶,非此人此廟治不了。”
歐陽明依稀記起書中有記載“滅蝗神”,只是自己當時只當民間,沒有細看。正當驚疑不定時,面前的年輕道人已如一縷輕煙直上青天。
歐陽明知是碰到仙人指點迷津,連忙一揖到地,說:“仙人慢走,請明示如何建廟請神!”
半空中傳來聲音:“廟址須建在百鄉的中心位置,此處向東南方向三里便是。用百家磚、百家木,齊百心一起建廟。”
歐陽明按仙人指點,在百鄉的中心位置找到了一塊風景秀麗的風水寶地,決定把猛將廟建在這裡。
當地的鄉紳、村民得到了歐陽明的指令後,不敢怠慢,迅速行動起來。楊家拆來自家大門,作為廟門;老李頭砍倒了門前的百年榆樹做梁;阿大拆了小屋,背上青磚瓦片匆匆趕來……一時間,鄉間小路上,一人背、二人擔、四人抬,來往的全是運送建廟材料的村民。
村裡的泥工和木匠更是一人不缺,全部來到了猛將廟址,這個砌牆、那個刨梁,分工協作。
村裡的巧手媳婦聚在了一起,整理各家送來的竹子,裹上香木粉,做成一支“百家高香”。
而幾個負責雕刻猛將老爺的巧匠卻犯難了,這個“滅蝗神”猛將爺誰也沒見過,憑空可雕不出來啊!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楊家鄉紳給大家指了一下正在現場指揮施工的歐陽明,只見歐陽知縣眉清目秀,腰懸寶劍,氣度不凡,加上他在鄉里官聲一直很好,能為民做主,是不可多得的好官。那幾個巧匠一下子開竅了。
七日後,當大家把歐陽明手書的“猛將廟”牌匾掛到新建成的廟門中央時,怪事出現了。只見一片五彩祥雲破開密佈的烏雲,從西方急急飄來,落到猛將廟上空時“轟隆隆”一聲驚雷,五彩祥雲從中裂開,一道彩霞直射佛像。說來也奇怪,這本來泥塑木雕的猛將爺被神光沐浴後,雙目有了神采,猶如活了一般。
2、仙人滅蝗
猛將廟落成後,本來田間四竄的小股蝗蟲頃刻不見了蹤影。哪知,沒高興多久,北方的蝗蟲大軍遮天蔽日般地殺到了。村民們帶著雞、鴨、水果等貢品,在廟前跪倒一大片,求猛將老爺滅蟲。
但村民們有所不知,從遠處看,這座猛將廟正在散發著若有若無的五彩霞光,死死壓制著蝗群的氣焰,使得蝗蟲不敢落下來吃莊稼。
然而這蝗群越聚越多,蝗蟲翅膀扇動的“嗡嗡”聲讓人心驚膽戰。一股股膽大的蝗群已經飛入田間,“咔嚓咔嚓”開始啃起莊稼來了。
正當形勢危急時,歐陽知縣騎著快馬飛奔而來,邊跑邊大聲叫著:“快點上‘百家香!”
機靈的村民聽到後,馬上手腳麻利地把貢在猛將像前的“百家香”抬出點著。
說也奇怪,“百家香”點起後,一股清煙如飛龍直衝天空,衝散了黑壓壓的蝗群,然後又化成了無數的小煙令箭,如下雨一般插在了田頭,正在田間啃得歡的蝗蟲一下子全部化為灰燼。
看到莊稼保住了,村民們好高興啊。哪知沒多久,剛被驅散的蝗蟲又聚集起來,黑壓壓一片,恍如末世。萬億蝗蟲一起用力扇著翅膀,扇起的大風吹得田頭的小煙令箭飄搖不定,幾近潰散。
歐陽明帶著心膽俱寒的村民們紛紛跪地,祈求神仙眷顧。
村民的祈求再一次應驗了,只見廟裡的猛將老爺雙目中發出耀眼的五彩光芒,一下子射在了門口的“百家香”上,那炷香立即升騰起水缸粗的煙柱,大家發現煙中有一個仙風道骨、眉清目秀的年輕人,左手託官印、右手執劍,正隨煙衝向天空中的蝗群。這人面孔分明就是廟裡的猛將爺。而在歐陽明看來,這人就是前幾日在道觀前碰到的仙人。
只見猛將爺右手揮劍,把右邊天空中的蝗群盡數斬滅,左手官印往天空中一拋,化作一張巨網,把左邊的蝗群一股腦兒兜在網裡,手指尖輕輕一點,巨網直墜黃海,把所有的蝗蟲淹死在海里。
滅了蝗災後,天空中的猛將爺回頭看了一下大地,點頭向歐陽明微笑了一下,然後向廟前的所有人說道:“爾等齊心滅蝗感天動地,所以上天派我前來助你們渡此一劫,望眾生百年齊心,好自為之,可保百世安康。”
說完,清煙化作五彩霞光直上九天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