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下著微雨,綠柳成行,喜鵲在樹梢歡呼,又是一年春天。
沈家大院裡,正召開著家庭會議。沈員外時而坐著,時而站著,看上去有些不安,似乎在忍住脾氣。他環顧自己的幾個兒子,問道:“你們倒是說話啊,怎麼都啞了呢?”
沈家四個兒子低著頭,不敢接話。沈員外的夫人看不下去了,小心翼翼地說:“老頭子,也彆著急,辦法總是能想出來的。”
原來,沈員外有個女兒,叫沈凝,年方二八,出落得水靈靈的,肌膚雪白,落落大方,還飽讀詩書,有大家閨秀的風範。沈員外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心想將來定為這閨女釣來金龜婿。可萬萬沒想到,一次廟會歸來,女兒性情全然大變。以前,女兒嬌羞懂事,夫妻倆心裡美美的。可是如今,很多媒婆來提親,有大富大貴的公子,有有權有勢的少爺,沈員外家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可女兒就是不接招,總是推託,說自己年紀還小。傻瓜都看得出來,女兒這是有心思了。
沈員外沒辦法,把天天跟在沈凝身邊的丫鬟叫過來,連哄帶嚇,丫鬟才道出了實情。原來那次廟會看戲,人太多,男男女女,擠成一片。突然,戲臺上傳來一句“玲瓏骰子安紅豆”,旁邊有個男聲接著唱道“入骨相思知不知”。這首溫庭筠的詞也是沈凝喜歡的,她猛然抬頭一看,才發現身邊一個書生模樣的小夥兒,長得面如滿月,玉樹臨風,一下子就心生好感。在旁邊的丫鬟一看小姐的眼神就猜到了,這是小姐動心了,便主動上去和那個書生打招呼。書生施禮後告知,他姓張,家住貞豐裡的南邊,來逛廟會,到這裡要過幾條河呢。這樣,三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談了大半天,還餘興未盡,丫鬟開始提醒小姐,該回去了。這時,沈凝才醒過神來,發現是在和一個陌生男子談詩論經,臉上馬上就是一片緋紅。但丫鬟明顯感覺得到,小姐走的時候是多麼戀戀不捨。
沈員外得知這些後,差點跳起來。但他還是決定派大兒子按照丫鬟說的地點,去找找那個張公子的家。
大兒子坐上船,七拐八拐地過了幾條河。經過幾番打聽,總算找到了張公子家。一到跟前,他傻眼了,不但路不好走,房子還破舊。要不是走進屋子內,看到裡面傢俱雖然簡陋,卻也乾淨的話,他早就扭頭走了。接待他的張公子當然不知道來人何意,卻也彬彬有禮。從張家出來後,他還打聽到,張家原本是大富人家,只是出現變故,中道衰落,但家風甚好。
他一五一十,如實報告給了沈員外。沈員外心裡糾結,於是召開家庭會。兒子們不發話,是心疼妹妹,不知該說什麼好。畢竟沈家是大富大貴人家,如果女兒嫁到張家去難免受委屈。但妹妹沈凝心氣高,她看準的人應該是不會錯的,不能冷了她的心啊!
張家那邊也是眉頭緊鎖。張公子,名張簡。自從在廟會上遇到了沈凝,他茶飯不思,每日腦海裡都浮現著沈凝的一笑一顰。他的母親知道後,得知兒子喜歡上了沈家的女兒,就勸他放下這些念想,加上那天沈員外的大兒子來暗訪的事公開後,張家都覺得一點戲都沒有了。張簡從此後總是長吁短嘆,一臉愁苦,連提親的勇氣也沒有。
看到女兒是鐵了心要嫁進張家,沈員外的夫人出了個主意,張家出不起這個結婚的開銷,我沈家可以出啊。一句話,提醒了沈員外,他喜出望外,一拍大腿,是啊,我怎麼沒想到?沈員外心裡有數了。可是,這張公子喜歡女兒,怎麼不來提親呢?總得按規矩來吧。當有人告訴他,你沈家太有錢了,人家想提也不敢提,沈員外沒話了,只好去問夫人怎麼辦。夫人又是一句話,人家不提,我們可以提。這句話如石破天驚,讓沈員外嘴巴張大了好一陣子,可回過頭來一想,也對啊。但為了面子,還是覺得先請媒婆去張家說明來意。張家一聽大喜過望,舉家歡呼,自然樂意。
媒婆於是在沈家和張家來回地跑。心想,這媒人做得太順心了,太新鮮了。一般是男方提親,女方要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媒婆得死勁給兩家撮合,有時磨爛了鞋、磨破了嘴,也未必就能做成媒,只有做成了才有答謝禮。沒想到,沈家就是大氣,為了女兒心願,什麼都好說。張家也沒有辜負沈家,可以說是上下同心,協力辦好這樁婚事。
沈凝和張簡當然覺得是喜從天降,很快就大好。小訂婚、大訂婚、辦嫁妝等等程式順利完成,兩家很快就約定了大婚的日子。
那年正月初八,張家準備了四艘大船,每艘船上裝點大紅綢緞,鑼鼓聲敲得震天響,著長衫、馬褂,戴著禮帽的張簡更顯得一表人才。隨著長長的鞭炮聲響,四艘迎親船浩浩蕩蕩出發了。
那邊沈家也是一片熱鬧,為了多給女兒備一些嫁妝,沈員外是費盡腦筋,那些要帶到張家去的嫁妝都是上等用品,擔心張家來的迎親小夥子毛手毛腳弄壞了,沈員外想,能出個什麼轍讓那些小夥子小心點呢?正好夫人將剛縫好的被子搬了過來,在司儀卷被子時,他讓管家把紅棗、桂圓、花生等等卷在被子裡。然後又讓管家煮好很多雞蛋,為了圖個喜慶,用大紅紙一塗,全是紅蛋了。他安排把這些紅蛋藏在木箱子裡、籃子裡、木桶裡。
一陣吹吹打打後,酒足飯飽的迎親小夥子們開始搬嫁妝,沈員外一個個跑到他們面前耳語,告訴他們上下裝卸時要小心,安全到了男方家自然有驚喜。小夥子們都相信了,特別賣力,也特別小心。沈員外摸著鬍鬚,放心了。
迎親回去時刻一到,四艘船浩浩蕩蕩,歡快的喇叭聲、鑼鼓聲四處沸騰。船順河南下,就在拐入第二條河流的時刻,寬闊的河面上忽然冒出了四艘大船。不同的是,這四艘船上的人都是蒙面人,也沒有張燈結綵,杵在船頭,眼睛瞪得老大,看上去就不是善茬。
果然,就在迎親船滿懷喜悅,敲鑼打鼓的時候,前面四艘船有人在喊話:“我們是來劫船的,把船上的嫁妝和新娘都留下,其他人滾下河去,要不然,不要怪老子動刀了!”聲音越喊越響,越喊越大,迎親船裡的人一開始以為是過路的,沒怎麼理會,一聽到對方自報打劫的,才肯定了事態突變,心裡頓時緊張了起來。幾個沒見過這架勢的小夥子見來人手提著刀,急得就要跳河,被旁邊一個老者叫住了。只聽見一個老者拱手喊道:“前面好漢,車有車路,河有河道。今天是我們張家公子結婚喜日,請好漢給條大路,一起來張家喝杯薄酒,如何?”
對面船上的大漢狂喊一聲:“酒就不要了,還是那句話,嫁妝和新娘留下!”說著,大手一揮,四艘船如箭一般劈開波浪,殺將過來。說時遲那時快,一聲洪亮的聲音彷彿從空中飛來,聲音中透出巨大力量:“大膽蟊賊,我是張簡,有本事衝著我來!嫁妝你們儘可以拿去,誰要是動我娘子,立即讓你成刀下鬼!”這聲音就是一針強心劑,把兩邊的人馬都嚇住了。看到新郎官都要拼命了,迎親隊伍馬上精神一振,那邊老者緊急指揮大夥兒不要慌,快速應對。
張簡這時乾脆把禮帽也摘了下來,紅色長禮服,一把長長的佩劍,長髮飄飄,立在船頭,威風凜凜。那邊殺過來的搶親船一見到這陣勢,一愣,反而慢了下來。這一慢下來,迎親船的小夥子一鼓作氣,拼命划槳,船如脫兔,呼啦啦從搶親船邊上飛馳而去,很快就把搶親船甩出了老遠。坐在迎親船裡的新娘沈凝,紅蓋遮面,身著花衣花衫,足蹬繡花鞋,聽到外面的吵鬧聲,開始有點心慌,後來聽到張簡的聲音,她心定了。她偷偷撩起一點蓋頭,瞄了一眼站在船頭的張簡,看到如此颯爽英姿的郎君,聽到他為自己都敢拼命的話,心裡樂開了花,把剛剛在家裡和她娘哭得一塌糊塗的事拋得老遠了。
而最高興的人要數站在河岸的沈員外了。他騎著一匹馬,帶著大兒子遠遠望著,看到女婿的表現,看到迎親隊伍的表現,他又摸了摸鬍鬚,滿意地笑了。
迎親隊伍順利到了張家,大夥兒突然想起了沈員外的耳語,便一一開啟嫁妝,看看有什麼驚喜。果然,原來這些嫁妝裡面都包裹著紅雞蛋、紅棗、花生,就是給大夥兒吃的。旁邊看熱鬧的小孩也一擁而上,搶著紅蛋。
婚後的張簡在沈凝的鼓勵下,考取了功名。在一次家庭聯歡時,張簡講起了當初迎娶沈凝發生的故事,沈凝的大哥才道出了真相。紅雞蛋、花生這些是希望沈凝嫁過去早生貴子,是博個彩頭;搶親船是沈員外和大兒子兩人一起策劃的,除了試試張簡的膽量,還試試張家人是否團結。
沈家和張家這件事傳開後,人們交口稱讚。於是,貞豐裡的婚俗裡慢慢又新增了嫁妝裡藏紅雞蛋、花生,迎親船也改為搖快船,考驗大夥兒做事是不是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