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流淚之謎

[ 民間故事 ]

清光緒二十六年,陝西正逢旱蝗大災,只因近年來甲午戰敗,割地賠款,清廷已無力賑濟。

岑白氏本是漢中人氏,無奈與自己十歲的兒子岑躍也隨眾災民一路行乞流亡至西安府。

只見沿途官道清水灑街,黃土鋪路,如此排場讓岑白氏不解,一打聽才知道是當今皇上和老佛爺來西安“狩獵”。

岑白氏眼珠一轉,計上心頭。

翌日老佛爺一行便來到西安府,沿途百姓俯首跪地,高呼萬歲。到陝西巡撫衙門的門口時,接近門口的百姓突然改了口,高喊道:“草民冒死進諫,求老佛爺開恩,救救陝西災民。”

此舉立刻引起了御前第一帶刀侍衛路盡忠的警覺,刀已出鞘,嚴陣以待。

這時李蓮英從馬車裡出來,手中拂塵一甩,尖聲細語地問道:“何人如此放肆,膽敢驚擾鳳駕,胡言亂語?”

路盡忠持刀柄作揖,道:“回稟李公公,依屬下看好像是災民,待我前去查明真相。”

李蓮英微微頷首,緩慢地眨了一下眼睛。

這時岑白氏拉著岑躍從人群中站了出來,電光火石之間岑白氏母子已經被侍衛反剪雙手按倒在地,岑躍嚇得已經哭不出聲來。

接著,岑白氏對李蓮英說道:“大人,草民岑白氏,我們不是刺客,但凡有一絲活路也不敢跟眾災民賭上身家性命驚擾鳳駕。我們乃是漢中居民,日子雖清苦,但溫飽無憂,不想今年趕上旱蝗大災,覆蓋州縣六十有餘,我等無奈流亡至西安府。求求老佛爺看在我年幼的孩子分兒上,救救我們!”

慈禧喚李蓮英過去,李蓮英親自為慈禧放好墊腳的凳子,掀開車簾,扶慈禧下了馬車。慈禧仔細打量著這岑白氏母子,先是一愣。

接著又往前走了幾步,若有所思,竟然“嚶嚶”地哭了,哭得是哽咽難平。只見李蓮英眼裡露出一絲寒意,眉毛微微一挑,好像想起了什麼,連忙掏出手絹為慈禧擦去了眼淚,輕輕地說:“老佛爺,沒事了,沒事了。”

慈禧這才回過神來,頓感失態,說:“快快鬆綁,起來說話,諸位鄉親大家都快起來吧。”

接著慈禧深情地說:“我朝自世祖章皇帝定鼎中原,歷代君主克寬克仁,惟精惟一,國泰民安,未曾想陝西竟遭旱蝗之禍,哀家愧對天下黎民百姓。”

此語一出,光緒皇帝、李蓮英及一路隨行的官員全都跪倒在地,高呼:“是臣等無能,望老佛爺責罰。”

慈禧說:“大家都平身。”

接著慈禧吩咐李蓮英:即刻開設粥棚,讓災民都吃上一口熱乎飯。

岑白氏感激涕零連忙跪地磕頭謝恩,高呼老佛爺聖明。

老佛爺下令不到半天的工夫,粥棚就搭好了,災民總算吃上一口飽飯,一時間老佛爺的親民形象傳遍了大街小巷。因為慈禧自詡鳳命,故坊間流傳著鳳流淚的美談。

第二天岑白氏等一眾災民早早地來到了粥棚處,可是根本沒人,結果從日上三竿一直等到夕陽西下。

岑白氏以及眾人便到巡撫衙門理論,可巡撫衙門門前全是八旗兵勇,眾災民剛剛說明緣由,就已經被亂棒打出,並告知:施粥一事已然了結,不可再提。

自古民不與官鬥,災民不再自討沒趣,紛紛離開。

岑白氏心想:老佛爺憂國憂民那可是情真意切,甚至痛哭流涕,可是為什麼今天竟然收回成命?一定是有人從中作梗,中飽私囊。

岑白氏心裡很不是滋味,想起自小家境貧寒,靠街坊鄰里接濟才長大成人,望著失望離開的眾鄉親,岑白氏覺得應該為鄉親們討個說法,爭取讓老佛爺繼續把粥棚開設下去,直至度過饑荒。

岑白氏有自己的小算盤,因為自己有一個表妹名叫荷花,寶雞人,早年入了宮,現在是御膳房的掌事姑姑,無論老佛爺去哪兒,荷花都跟到哪裡,也許會知道其中緣由。

真可謂天無絕人之路,岑白氏正愁如何聯絡上荷花的時候,八旗兵勇在菜市口貼了一張“納賢榜”:現陝西巡撫衙門開設“御膳房”,設葷局、素局、陝西特色局等等,現招納陝菜名師大廚。

這岑白氏早年在大戶人家做伙房丫頭,且刻苦鑽研,陝菜對於她來說樣樣精通,甚至連“花打四門”這樣男人們才能掌握的絕技都不在話下。

岑白氏連忙換上一身乾淨衣服,梳好髮髻,決心一試。

真是技不壓身,岑白氏以金邊白菜、胡辣湯、葫蘆雞等拿手菜順利打動主考的師傅們,來到陝西特色局,與自己的表妹荷花相見。只是荷花對於停止施粥的事並不知情,看來只有老佛爺才能解此疑惑了。

陝菜對於老佛爺來說吃著新鮮,由廚師親自呈給老佛爺,終於有機會面見慈禧,岑白氏激動萬分。看見慈禧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做的“金線油塔”,岑白氏快步上前跪倒在地說道:“老佛爺在上,民女有事相求。”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暗救
下一篇: 知己神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