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奇事

[ 民間故事 ]

明朝萬曆年間,德安府出了位名醫李先生。因弟子阿龐醫術不錯,先生就將普濟堂的事務交給他全權打理,自己則專心鑽研家傳醫書,並不時出門遊學,與異地醫學高手交流切磋,順便尋找、鑑別各地出產的藥材。

這天,先生從外面遊學回來,前腳剛進屋,府衙捕頭後腳就跟進了門。

“大膽郎中,竟敢毒害皇親國戚,跟我到府衙走一趟!”捕頭說完一揮手,幾個捕快不由分說給李先生戴上枷鎖,推搡著朝府衙而去。

到了府衙,知府升堂問案。只見他一拍驚堂木,責問先生為何毒害景王妃的老父親常老爺子。先生一頭霧水,連呼冤枉。知府勃然大怒,喝道:“人證物證俱在,豈容你狡辯!來呀,先賞他三十大板,待老爺子病情有了結果再作處罰!”

衙役應聲而上,按住先生噼裡啪啦一頓好打。可憐的先生被打得站立不穩,被人扶進了大牢。

先生莫名其妙地遭遇牢獄之災,心中煩悶不已。好在他醫術高超,平時行善積德,仁厚之名早已傳遍全府。衙門中人對他素來敬重,行刑時虛張聲勢,卻未曾用力真打,所以一通板子下來,並未傷筋動骨,只是受了皮外傷而已。入牢後也未受虐待,上至牢頭,下至犯人,都對他客客氣氣。儘管如此,先生多方打探,卻沒有人告訴他遭此大難的真正原因。

這天,先生邀請牢頭一起享用家人送來的酒菜。酒酣耳熱之際,牢頭直著舌頭說,恕我多嘴,講個沒由來的話給先生聽。

先生說,但說無妨。牢頭說,盛傳這場牢獄之災是拜您的得意弟子阿龐所賜。先生搖頭,說他與阿龐名為師徒,實則情同父子──他待阿龐不薄,除了將醫術傾囊相授外,還打算將女兒許配給他,阿龐怎麼可能陷害他呢?

見先生如此自信,牢頭口齒不清地說:“先……先生啊,大家都知道您寬厚仁慈、胸懷坦蕩,但人心隔肚皮呀……您入獄後阿龐不見了蹤影,那個老爺子病情加重後,卻由惠濟堂劉典先生出手救治……街頭巷尾都說阿龐是劉夫人內侄。俗話說,無風不起浪,咋會有這麼多巧合呢?”

聽牢頭這麼說,先生沉默了。原來,先生與劉典是幼時同窗好友,稍長便相約棄文從醫造福鄉里。先生家世代行醫,他就跟著父親學醫。劉典隨父親經商去了河南,在那邊拜師學醫併成家立業,因醫術精湛,在當地聲名鵲起,後隨父回到家鄉開醫藥堂,與李先生同處一條街,低頭不見抬頭見。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兩人既同為杏林高手,又是情同兄弟的同窗好友,本無意爭高低,但禁不住世人品評──大家公認:他倆醫術各有專長,但李先生略勝一籌。雖然世人眼中他們醫術有高低之分,但這並不影響他倆的友誼。

最初兩人相安無事,時間久了,劉先生開始忌恨起李先生──李先生的普濟堂病人源源不斷,而劉先生的惠濟堂則門可羅雀。原因很簡單,大家都說李先生治病是藥到病除,劉先生則費錢費時。因這些有影兒沒影兒的街談巷議,劉先生總想整倒李先生,數次使絆子都沒得手,由此兩人暗地裡都憋著一股勁兒,所以關係日漸疏遠,幾乎到了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照劉先生一貫的行事風格來看,真有可能派內侄潛伏在李先生身邊。其實,李先生本沒往這方面想,經牢頭提醒,不由得多心起來,他心裡暗想:自己入獄好些天了,為啥阿龐連面都不露?

見李先生陷入沉思,牢頭又說道:“大家都說,老爺子服了您開的藥方後病情加重。您仔細想想,可親手開過方子給阿龐?”

經牢頭詢問,李先生這才想起來:上月出門遊學,他剛走到光山縣界,阿龐騎快馬追上來,說有位老爺子得了罕見病,他拿不準該如何下藥。先生詳細問了老爺子的病情,最後診斷為慢性心腹痛引起的輕微中風。先生認為心腹痛是老毛病,不打緊,倒是中風不可大意,若處理不當會演變成重度中風和重度心腹痛,真到那地步即使華佗再生也無力迴天了。為慎重起見,他親自開了方子,讓阿龐照方抓藥,並再三囑咐,主藥稀缺,要是在縣城買不到,可去省城大藥店購買,若實在找不到,可用另外兩種藥代替,暫時控制住病情。先生自忖用的都是性情溫良之藥,即便沒有療效也斷不會激化病情以致老爺子昏迷不醒。莫非,那個病人正是景王妃的老父親?而阿龐真在方子上動了手腳?

聽先生講完經過,牢頭恍然大悟,證實了李先生的猜測:“那位病人正是常老爺子。他這麼尊貴的身份,阿龐卻沒告訴您,可見他早就居心不良了!”

“我對病人一視同仁,從不過問患者身份,阿龐沒特意告訴我老爺子身份也在情理之中。”先生邊說邊掏出幾錠銀子遞給牢頭,“煩請小哥幫忙疏通一下,讓我面見知府,檢視藥方,尋找證據,洗刷冤情!”

在牢頭一番打點下,知府終於重新開堂審理此案,這次阿龐也作為證人被帶到堂上。

見了先生,阿龐面有愧色。他向先生施禮後,吞吞吐吐地說,前段時間父親病危,心中慌亂,未及辭行便匆忙而去。現父親去世,他守完頭七就趕回來了。師父身陷牢獄,他未能及時營救,實在是分身乏術,懇求師父原諒。先生見阿龐面色疲憊,眼神含悲,不像說假話的樣子,忙好言相勸。

隨後,知府讓阿龐指證先生蓄意毒害老爺子。阿龐如實陳述:“那日小人到常老爺子家出診,因拿不準如何用藥,便追上師父求教。師父詳細詢問了老爺子的各種情況後,邊開方邊向我交代注意事項。因急著回來用藥,我來不及向師父討教藥理,等我抓藥時,發現藥方似乎不妥。但想到師父醫術高超,這樣用藥自有他老人家的道理,所以也沒深究,不料一時疏忽竟釀成如此大禍,小人也追悔莫及!此事罪在小人,與師父無關,求大人放了我師父!”

知府一拍驚堂木,冷笑一聲道:“哼!你以為本官是三歲小兒嗎?你這棄卒保帥之計焉能瞞過本官法眼──方子是李郎中開的,與你何干?”

雖然阿龐一再申辯,但知府不加理會。

先生也實在想不出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便提出驗看藥方。知府命人把藥方遞給先生。他仔細看了看──確係自己親手所開,亦無明顯改動之處。

看完方子,先生心中明鏡一般。徵得知府同意,先生仔細問了病人服藥後的狀況,阿龐詳細說了經過:老爺子服藥不久就說頭痛,並出現噁心嘔吐症狀,臉色蒼白,四肢冰冷,伴有輕微痙攣,隨後出現間隔性昏厥。見此情形,阿龐嚇得失去主張。老爺子家人只好請劉先生來診治。

劉先生來後,看了藥方,仔細檢視症狀,認定是藥物中毒,便開了些催吐藥。老爺子嘔吐後,劉先生又安排服用了些蛋清,並囑咐每隔一個時辰喂一次綠豆湯,加蓋棉被。經劉先生一番診治,病情暫時得到控制。劉先生斷定:老爺子隨後將出現深度昏迷,但短期內性命無憂,至於能否治癒,則要看造化如何。不久,劉先生的話得到驗證,老爺子果然昏迷不醒。隨後,景王妃家人徑直到府衙狀告李先生。知府深感責任重大,忙命人將李先生收監。

聽阿龐說完,李先生略加思索,大聲說道:“大人,我已經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也想好了救治方法,請大人開恩讓我一試。就以半月為限,徹底治癒老爺子,到時再告知內情並負荊請罪!”

知府對李先生的醫術早有耳聞,現又見他胸有成竹,在與景王妃家人商議後,決定死馬當活馬醫,且讓他放手一搏。

一夥兒人直奔常老爺子家。李先生一番望聞切診後,叫人從後山砍來一些新鮮苦竹,劈開,放在大火上猛烤,並親自拿杯接取兩端滴落的竹瀝。然後以臘雪為湯,取新鮮苦竹葉二兩、幹桃花一錢,文火煮一個時辰,去渣,趁熱以半杯藥湯兌一勺竹瀝喂老爺子服下。

一個時辰後老爺子放了個又臭又長的屁,眼睛睜開了。見老爺子病情好轉,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先生說此法可緩解老爺子病情,但要徹底治癒,還需取大別山深處的一味主藥。為穩妥起見,他必須親自去採,如果知府不放心,可派衙役督辦。知府連忙答應。

李先生帶著衙役立刻動身,快馬加鞭直奔光山縣而去。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青鳶
下一篇: 奪命花燭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