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田忌賽馬》《圍魏救趙》《鄒忌諷齊王納諫》,單純看任何一個故事,但如果迴歸當時諸侯爭霸的時代背景,一場驚心動魄的“琅琊榜”式宮廷陰謀,就會躍然紙上。
一
孫臏是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之後,與龐涓同時在鬼谷子門下學習。龐涓學成後來到魏國出仕,受魏王賞識一躍成為上將軍,並培養訓練了一支龐家軍。
龐涓自知學問能力不及孫臏,於是以將孫臏引薦給魏王為藉口,把師兄孫臏騙到魏國,挖出孫臏雙腿的髕骨,並逼孫臏寫出祖傳的《孫子兵法》。孫臏裝瘋賣傻,騙過了精明的龐涓,在魏國苟活下來,同時不斷找尋脫身的機會。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脫身的機會說來就來了。
齊國派使者出使魏國都城大梁的訊息傳到孫臏耳中,孫臏分析之後認為,當前只有齊國才具備與魏國抗衡的實力,因此這次齊使赴梁是自己脫身的絕佳機會。
孫臏私下請求拜見齊國使臣。齊國使臣早就聽說過孫臏的大名,可接見之後見到來人遍體鱗傷的落魄樣子,不敢相信他的身份。孫臏講出自己的不幸遭遇,又精準分析天下大勢,打動並說服了齊國使臣。使臣在回齊國的時候,偷偷將孫臏藏在自己的馬車上,於是孫臏成功逃出了龐涓的魔掌。
“梅長蘇”孫臏改頭換面來到齊國都城臨淄。儘管與《琅琊榜》中梅長蘇應邀入京有區別,孫臏是偷渡入城,但他同樣是一到臨淄便住進了大將軍田忌的府上,不過孫臏倒是真心想依靠和幫助這位田忌成為“一品軍侯”的。
孫臏幫助田忌在賽馬比賽中戰勝了齊威王,引得齊威王大為震驚,田忌順勢將孫臏介紹給了齊威王。
從此,孫臏開始幫助田忌一步步地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將軍走上權力的巔峰,而在爭權之路上,田忌的頭號政治對手正是鄒忌。
二
鄒忌的特長是彈琴,還因此得以覲見齊威王並得到信任,後來因為勸諫有功,被封為相國,號稱成侯。
要說他與田忌為何成為政敵,就要從魏國進攻趙國,也就是課文《圍魏救趙》的前奏說起了。
公元前354年,魏國因不滿趙國進攻盟國衛國,派兵干涉兩國之間的戰爭,幷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齊、楚兩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們商議,孫臏由此為田忌開啟了第一次謀劃。
齊威王問:“我們對趙國是救還是不救?”
鄒忌作為相國第一個站出來說:“魏國太強大,不如不救!”
與田忌一派的大夫段幹綸站出來反對:“若不救,對我們不利!”
齊威王問:“這是為何?”
大夫段幹綸反問:“三晉之中魏國兼併趙國,對齊國有什麼好處呢?”
齊威王認為有理,決定出兵援助邯鄲。
段幹綸按照孫臏的指點說:“臣所說的有利與不利,不是指這個,如果我們援助邯鄲,只能儲存趙國得罪魏國,但是如果我們乘虛而入攻擊魏國,那麼就可以一箭雙鵰,既可以使得趙國在魏國的進攻中被削弱,又可以削弱魏國。”
於是齊威王任命田忌為主帥、孫臏為軍師,領兵直逼大梁。
最終結果是龐涓聽聞齊軍進攻魏國都城大梁的訊息倉皇而回,被埋伏在桂陵的田忌軍隊包圍,損失慘重。
三
大勝回國,田忌受到齊威王的關注和器重,被晉封為上將軍。
此時臉上最難看的就是鄒忌,畢竟之前鄒忌是主張綏靖的。隨著田忌這顆將星璀璨升空,鄒忌開始擔心自己的相位不保,對田忌也多有忌憚。幾年間,齊國出現了將相“不相悅”的局面。
公元前342年,魏國突然襲擊韓國,韓國兵敗,向齊國求援,齊威王趕忙召集大臣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