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幕後故事

[ 歷史故事 ]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舉行。這是黨取得全國執政地位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劉少奇負責起草政治報告

八大的準備工作,是在毛澤東的領導下進行的。根據分工,劉少奇具體負責準備八大的政治報告。

1956年初,劉少奇指定陳伯達起草八大政治報告初稿。應該說,陳伯達起草報告是用了一番心思的,他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完成了初稿。劉少奇看後不太滿意,於是送給胡喬木看。胡喬木看後彙報說,這個報告的初稿不像一個政治報告,倒像一個學術報告。劉少奇認為胡喬木的評價是正確的,便說,那好啊,他寫得不行,你來搞一個……

起草政治報告,是八大準備工作的重中之重。政治報告的指導思想是什麼?這是劉少奇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論十大關係》報告後,劉少奇隨之決定,八大政治報告的起草應以《論十大關係》為指導思想。他說:有了毛主席的這個講話,我們的報告就有了主調。八大報告要以毛主席講的這個十大關係為綱,這樣就把八大報告和毛主席講的十大關係融為一體。

胡喬木按照劉少奇的意見起草了政治報告初稿。劉少奇作為起草工作的負責人,同毛澤東密切配合。報告起草的每一稿幾乎都送毛澤東審閱。兩人在這期間信函往來十分頻繁,很多問題都是經過共同商量才最後確定下來。據劉少奇的秘書劉振德回憶:劉少奇同志對政治報告的起草和修改特別認真仔細,一直到距開會時間很近了,還在逐段逐句逐字地斟酌,甚至對每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肯放過。

就這樣,一直到1956年9月14日,即政治報告在全體大會上宣講的前一天,毛澤東還在審閱修改劉少奇送來的“國際關係”和“黨的領導”部分的清樣,並在批給劉少奇的信中說:“你在其餘地方有修改,請直付翻譯並打清樣,不要再送我看了。”

在起草政治報告“黨的領導”部分時曾有這樣一個小插曲。一天晚上11點多鐘,劉少奇請起草小組的同志去談話。他說,對“黨的領導”這一部分應再加上一段,就是講毛主席的正確早在大革命時期就已經證明了。對蔣介石搞的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毛主席一開始就主張進行抵制和反抗,同國民黨作鬥爭……第四次反“圍剿”時,把毛主席從領導中排擠出去了,但執行的軍事戰略戰術還是他的路線,所以第四次反“圍剿”我們還是取得了勝利。第五次反“圍剿”就一反毛主席的路線,執行的完全是博古、李德的那一套,結果失敗了。經過失敗的比較,不但原來跟著毛主席一起幹的人更進一步認識了毛主席的正確,連反對過毛主席的人也認識到毛主席正確了,這才開成遵義會議。由此證明有毛主席、有毛主席的正確還不夠,還得要有全黨的正確選擇。劉少奇說在政治報告中要把這個意思加一段文字,要有全黨的覺悟,特別是全黨重要幹部的覺悟,到了遵義會議才解決這個問題。劉少奇的上述意見,經起草小組文字上的提煉,最終寫進了八大政治報告中。

鄧小平曾婉拒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一職

在八大籌備過程中,中央曾設想中央委員會設主席一人、副主席一人,由毛澤東擔任主席,劉少奇擔任副主席。在醞釀討論時,劉少奇提出應多設幾位副主席。經過慎重研究,七屆七中全會接受了劉少奇的建議,將新黨章草案的有關條款改成“選舉中央委員會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和總書記一人”。毛澤東在七屆七中全會的講話中對這個改動作了說明:“一個主席、一個副主席,少奇感到孤單,我也感到孤單。一個主席,又有四個副主席,還有一個總書記,我這個‘防風林就有好幾道了。”

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鄧小平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鄧小平一向做事謹慎,對於這個總書記,一開始提名的時候,他是不同意的。

據劉少奇的秘書劉振德回憶,八大會議期間,有一次政治局常委開碰頭會。劉振德怕劉少奇找他要檔案,就一直坐在會議室門口準備著。常委們在裡面說話,他聽得很清楚,內容是動員鄧小平出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鄧小平那天的聲音也比較大,他一再推辭:“我不行,我不行,我的威望和能力都不行,怕難以勝任,還是讓別人當吧!”鄧小平的態度誠懇而堅決。這時,毛澤東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說:“我們是醫生,書記處是護士,你是護士長,還是我們的助手嘛!”周恩來接著說:“毛主席比喻得很形象!”毛澤東又補充說:“其實,還是你那個秘書長的差事!”其他幾位常委也幫著動員鄧小平。這時,劉少奇說:“主席,我看就這樣定了吧!”“好,定了!”毛澤東一錘定音。這回,鄧小平沒有再推辭。

在中央決定鄧小平做總書記時,他曾向毛澤東提出,書記處還是作為政治局的辦事機構,負責對軍隊和國務院的檔案呈送。毛澤東則不同意,並強調:書記處是黨中央的辦事機構,什麼事都要管,中央的事都由書記處去做,發文用中央的名義。這實際上是賦予書記處重要責任,也是對鄧小平的一種信任。

毛澤東提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是毛澤東在八大開幕詞中所講的。毛澤東說,中國共產黨人現在面臨的任務,就是要把一個落後的農業的中國改變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化的中國。中國共產黨面前的工作是很艱苦的,經驗是很不夠的。他強調:“國無論大小,都各有長處和短處。即使我們的工作取得了極其偉大的成績,也沒有任何值得驕傲自大的理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毛澤東充滿激情的話語,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強烈共鳴。這篇開幕詞不足2500字,竟博得了34次熱烈掌聲。

開幕詞的起草,是八大前夕毛澤東做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關於開幕詞,毛澤東寫了兩次稿子,但都沒有寫完。也許是對自己寫的稿子不滿意,毛澤東又請陳伯達代為起草。但陳伯達的稿子寫得太長,扯得又太遠,毛澤東也不滿意。於是他又要田家英起草,並囑咐說:“不要寫得太長,有個稿子裝在口袋裡,我就放心了。”這時離大會開幕只有幾天了,十分緊急。34歲的田家英很快趕寫出了一稿。

毛澤東對田家英這一稿比較滿意,又親筆作了多處重要修改和補充。隨後,毛澤東又讓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送給有關的人員審閱修改。這已經是9月14日凌晨了,離大會開幕只有一天的時間。就這樣,這篇稿子吸收了大家的意見,越改越好,毛澤東終於滿意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