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友作荊州從事,桓宣武為王車騎集別。友進,坐良久,辭出。宣武曰:“卿向欲諮事,何以便去?”答曰:“友聞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無事可諮。今已飽,不復須駐。”了無慚色。——《世說新語·任誕》晉朝有個挺有才華的窮小子叫羅友,這人有個特點:貪吃。而且從不掩飾,特別坦然,心態超級好。
他最大的樂趣就是蹭飯,但他家裡沒錢手上沒權,又想吃好吃的,那怎麼辦?只能蹭,使勁蹭,拼命蹭,蹭出了花樣,蹭成了行為藝術。
古代和今天一樣,最快樂的蹭飯是蹭酒席。不管是婚喪嫁娶還是祭祀典禮,但凡有酒席,不管認不認識,只要被羅友知道了,腿能到的地方他的嘴就能到。
有一回,一戶人家要去拜神祭祀,這個天大的好訊息被羅友知道了。他喜出望外,天沒亮就跑人家門口守株待兔。人家早上起來開門迎神,一看門口他蹲著,很納悶:你小子是誰啊?羅友倒是挺老實,一五一十說了:就是來混口吃的主人估計看在神仙的分上,也沒讓他滾。於是羅友混了一頓大餐,臉不紅心不跳,一點都不覺得丟人,吃得飽飽的,帶著一百分的滿足抹嘴就走。
羅友因為家裡窮而申請做官,後來,他還真的在狠人桓溫手下當了官。
有一回,頂頭上司桓溫設宴送別王導的三公子,沒邀請羅友。但是這個吃貨不請自來,說有事情要向領導彙報。進來之後在飯桌上一坐,埋頭苦吃半天,然後一句話沒說就要走。
桓溫很納悶,兄弟你怎麼就走了,不是說有事向我彙報嗎?
沒想到羅友非常淡定地來了一句:“我早就聽說白羊肉好吃,這輩子都沒吃過這大餐,所以就找個藉口來嚐嚐,其實啥事也沒有。現在吃飽了,就不打擾領導們了。”
桓溫欣賞羅友的才華,可沒想到這傢伙居然這麼貪吃,而且都當了官,怎麼吃相還這麼難看?
但是吃貨也有粉絲。當時不少人認為,羅友這才叫活得真實,不裝清高,不假惺惺,也不立高大上的人設。
這就是:寧做真吃貨,不做偽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