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宋朝的一天

[ 歷史故事 ]

許多人寫文章引用英國曆史在中國的宋朝。”但又有人考證過,這其實是以訛傳訛的說法,湯因比並未說過此話。不管他是否這麼說過,此話的廣為傳播,倒也說明了“生活在宋朝”之說確實能引發眾多共鳴,深得人心。

清晨·報曉

當你穿越到宋朝的城市,首先需要有一個棲身之所。這個問題容易解決。對一名生活在宋朝的人來說,外出經商、旅遊、趕考,不用太擔心會露宿街頭或野外,因為宋朝的旅店業很發達。

在客店安頓下來之後,你就可以洗個澡、吃頓飯,然後美美地睡上一覺。第二天清晨,你會在響亮的報曉聲中醒來。報曉的通常是城市寺院的僧人——北宋的開封,“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聽到清脆的鐵板兒聲響,你便知道天快亮了,可以起床洗漱了。

這些報曉的僧人,在報曉的同時還兼報天氣:“若晴則曰‘天色晴明,或報’大參,或報‘四參,或報’常朝,或言‘後殿坐;陰則曰’天色陰晦;雨則言‘雨。”這樣,你躺在客店的被窩裡,不用起床開窗,便可以知道外面的天氣如何。

在這報曉聲中,整座城市也從沉睡中醒來,宋朝都城的早市開始喧譁起來。東京開封,“諸門橋市井已開”;生肉作坊已宰殺好豬羊;入城賣麥面的農民,“用太平車或驢馬馱之,從城外守門入城貨賣”;飯店“多點燈燭沽賣,每分不過二十文,並粥飯點心。亦間或有賣洗面水,煎點湯茶藥者,直至天明”。

洗漱完畢(請記得刷牙,宋朝市民已有刷牙的習慣了,市場上也出現了販賣牙刷的鋪子),吃過早點之後,你還可以買一份新聞報紙,瞭解一下最近幾天的朝野時政訊息。你沒有聽錯,大約從北宋末開始,東京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商品化的報紙,叫作“小報”“新聞”。小報似未取得合法出版的資質,但在宋朝城市的早市上,很容易買到。

上午·遊園

如果遇上春季,天氣又不錯,我建議你上午先在京城的園林遊玩一番。每年元宵節過後,東京汴梁城的市民都有遊園的習慣,而南宋臨安的市民同樣保留著探春的習俗。

宋朝的城市園林,不管是私人園林、寺觀園林,還是皇家園林,在春季都是對市民開放的。在宋朝,開放私家園林是一種社會習俗,定期開放皇家林苑則是一項朝廷制度。

如果你穿越到北宋的東京,出行儘量不要乘坐轎子。因為北宋時,男人乘轎是一件並不怎麼體面的事情。北宋計程車大夫都不太喜歡乘坐轎子,“朝士皆乘馬”。北宋士人之所以不願意用轎,是因為他們認為轎子“以人代畜”,乃是對人的尊嚴的侮辱。他們不允許自己將他人當成牲口來使用。後來宋室南渡,乘轎之風才漸漸盛行開來,原因可能是南宋的馬匹太稀缺了。

中午·飲食

在園林景點玩了半天,你應該有點兒累了,肚子也餓了吧。找家酒肆、飯店歇息一下吧,喝點酒,吃頓飯。

你一進酒樓飯店,馬上就有人招呼點菜,“客坐,則一人執箸紙,遍問坐客”。點菜後,很快就會上菜,“須臾,行菜者左手杈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馱疊約二十碗,散下盡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錯”。

飯店的服務也很周到,簡直將顧客當上帝看待。飯店夥計若是服務不周,被客人投訴,則會受到店老闆的叱責,或者被扣工資、炒魷魚。高階酒樓都使用珍貴的銀器作為餐具,給你一種非常尊貴的消費體驗。

酒樓飯店當然會供應各種品牌的美酒佳釀,如樊樓有“眉壽酒”與“和旨酒”,時樓有“碧光酒”。宋代可能已有蒸餾酒的工藝,但高度白酒尚不多見。這些酒大致都是低度的糯米酒與果酒,請放心暢飲。如果你不喝酒,叫杯飲料也是可以的。宋代的飲料叫“熟水”“湯”。熟水相當於今日的廣式涼茶,湯則相當於今天的果汁飲料。

今人習慣在餐後享用水果。在宋朝高階酒樓的餐桌上,水果也是必備的。宋人夏天吃水果,還講究用冰鎮。

這麼精緻的宋朝飲食及服務,一定可以滿足你一顆“吃貨”的心。

下午·休閒

下午的日程安排,我建議休閒一些。你可以在京城的茶坊喝喝下午茶,信步逛逛街。

宋朝的城市,滿大街都是茶坊、茶肆,就像今天城市中幾乎每一個熱鬧處都有咖啡館一樣。有些茶坊還會邀請藝人獻藝,以招徠顧客。比如,有的茶坊有說書節目,還會張貼節目預告。

在茶坊消磨一段休閒時光後,到東京的大相國寺逛逛也很有意思。大相國寺是寺院,也是東京城最大的商業交易中心,幾乎什麼東西都可以在這裡買到。在大相國寺,你可能會遇到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李、趙結婚後,小兩口經常跑到大相國寺“淘寶”,樂而忘返。這段美好的時光是李清照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

這麼從容地接納世俗生活、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寺院,你怎能不去瞧瞧?

夜晚·逛夜市

夜幕四合,吃過晚餐之後(對了,尋常百姓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也是從宋朝開始形成的。宋朝之前,人們一日只吃兩餐),宋朝城市的夜生活就開始了。

到瓦舍勾欄中觀看錶演,也是你度過一個愉快夜晚的好選擇。瓦舍勾欄,是宋朝城市的娛樂中心。瓦舍之內,設有勾欄、樂棚。東京城內規模最大的瓦舍,內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而最大的勾欄“象棚”,居然可容數千人。勾欄中日夜上演雜劇、滑稽戲、講史、歌舞、傀儡戲、皮影戲、魔術、雜技、蹴鞠、相撲等娛樂節目,“夜點紅紗梔子燈,鼓樂歌笑至三更乃罷”。北宋後期名動一時的藝人如丁仙現、張七聖等,也會到東京的瓦舍演出,相當於今天的大明星“走穴”。

瓦舍中不獨有各種文娛表演,“又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叫賣舊衣服)、探搏(賭博)、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煞是熱鬧。不管冬夏,無論風雨,瓦舍勾欄天天都有演出,有小買賣,“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

到瓦舍勾欄看錶演,你需要掏一點兒錢,因為瓦舍勾欄的節目都是商業性演出,是要收費的。收費分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收門票,先購票再進入勾欄觀看節目;另一種是免費入場,但在表演之前會有專人向現場觀眾討賞錢。為了招徠觀眾,勾欄還會張掛“招子”,寫明演員名字與獻演節目,跟今日劇院貼海報做廣告沒有什麼區別。

待到瓦舍勾欄歇息,應該是深夜三更了。你該回客店休息了。回去的路上,你可以思量思量:宋朝的城市生活,是不是值得你繼續逗留。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大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