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的修建,開始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設計集天下宮室修建之大成。始皇帝攻擊列國,每攻滅一國,就在咸陽北郊塬上仿建該國宮殿,彰顯功業,誇示天下。天下統一後,仍然大事興作,土木不休,一年甚於一年。從統一天下到病死沙丘的十二年間,始皇帝五次巡遊天下,修馳道,建長城,鑿靈渠,築驪山陵,連年不斷。三十二年,派遣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指使方士入海求仙取藥。三十三年,派遣五路大軍征伐南越。三十四年,徵發五十萬男女戍守五嶺以南,焚燒諸子百家之書。三十五年,開通直道,將首都咸陽與九原北部邊境以軍用高速公路連通……始皇帝愈發煩躁不安,他嫌咸陽都城人多,先王以來的宮殿狹小,難以匹配上古以來未曾有過的皇帝之聲威,於是下令在渭水南岸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
關中地區,經過歷代秦王數百年的經營,宮殿廟堂,離宮別館,苑囿庭園,星羅棋佈,連綿矚望不斷。大體說來,西起雍城(今陝西寶雞)、東過驪山的關中一帶,宮觀數量以三百計數,著名者有甘泉、興樂、望夷諸宮,以咸陽宮為正宮,都是先王時代的遺留。關中地區以外,分佈於各地的行宮,數量更在四百左右,北至燕、趙有沙丘行宮,東至遼東有碣石行宮,並海有琅邪行宮,多是六國舊有的建築。
暴發成功,永遠在慾望的驅使下折騰翻滾。人到晚年,難免想留下超越短暫生命的恆久,始皇帝沒有德行文章可以久傳於世,功業建築也許成了他對恆久的寄託。阿房宮的設計構想,仿照天象星宿,追求古今天下第一,氣勢磅礴,壯麗輝煌。龐大的工程,由前殿開始,前殿東西長七百五十餘米,南北寬近一百二十米,八萬平方米以上的寬廣正殿,數層建築環繞分築,可以容納萬人席坐,屋簷高敞疊連,可以並列十一二米的旗幟。
阿房宮在渭水南,咸陽宮在渭水北,始皇帝以渭水比況天漢,以阿房宮比況天極,以咸陽宮比況營室,在渭水上修築複道連線兩岸,比況為出天極渡天河抵達營室。天漢又稱天河,就是分斷長空的銀河。天極,又稱北極紫宮,就是北極星,是天帝泰一的居所。營室,又稱室宿定星,即飛馬座α、β兩星,屬二十八星宿的北方玄武。複道,就是上下兩層的通道,宛若空中走廊。依據占星家的解說,天帝出行,由北極紫宮出發,渡過天漢銀河,抵達室宿定星。按照新的建設規劃,始皇帝居阿房宮,出行北上,由空中廊道渡過渭水抵達咸陽宮,正可比照天帝外出,星辰執行。
人到晚年,難免想留下超越短暫生命的恆久,始皇帝沒有德行文章可以久傳於世,功業建築也許成了他對恆久的寄託。阿房宮的設計構想,仿照天象星宿,追求古今天下第一,氣勢磅礴,壯麗輝煌。阿房宮之設計構想,巧奪天工,神奇精妙,然而,由於始皇帝的突然去世,阿房宮開工不久就告停工。
阿房宮周圍,又修築閣道環繞。閣道,就是長廊通道,上有頂簷,兩側有圍欄。阿房宮東西北三面,築有圍牆,南面開敞,從前殿一直到南山築有閣道相連,匠心獨運,意在取景南山之巔以作宮城門闕,虛圖遠山應近景,既是風水也是理念。始皇帝又聽信方士們的真人之說,行蹤秘不示人,用複道閣道連線咸陽四周的宮觀苑囿,方圓兩百里範圍,複道行空,長橋臥波,有宮車經過,如雷霆乍驚,轆轆輪聲可以遠聽,渺然身影不知所蹤。
阿房宮之設計構想,巧奪天工,神奇精妙,然而,由於始皇帝的突然去世,阿房宮開工不久就告停工,僅僅完成了地基的夯築和三面圍牆的修建,巨大的空間,留給後人無限的想象。帝國的人力物力,一時全部集中於始皇帝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