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3500公里“小長征”

[ 歷史故事 ]

紅三軍先後轉戰竹溪多個鄉鎮

賀龍與紅三軍,彷彿對十堰有著割捨不下的情緣。1931年6月,賀龍率紅三軍征戰十堰地區,開闢了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據地。1932年11月29日,賀龍經過河南、陝西,再次率紅三軍輾轉進入十堰地區,隨後又經漫川關途經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在“一腳踏三省”的竹溪縣雞心嶺,挺進四川境內的巫溪縣(今屬重慶市),後南渡長江,行程3500公里,最終到達湘鄂川邊。

龍壩、蔣家堰、鄂坪、泉溪、豐溪、桃源、向壩……紅三軍先後經過竹溪縣的多個鄉鎮。他們走到哪裡,就把革命的道理宣傳到哪裡,把革命的種子播撒到哪裡。

1932年11月下旬,紅三軍在進軍西峽口時,打退了敵第15路軍馬英才旅的追擊。接著,又在陝南的武關與敵第64師劉鎮華部一個團遭遇,經過激烈戰鬥將其擊潰。武關戰鬥結束後,紅三軍從俘虜口中得知,紅四方面軍正向西安挺進,敵人密集佈防於關中平原,但竹林關、漫川關一帶敵人兵力比較空虛。

於是,湘鄂西中央分局遂決定紅三軍經陝鄂川邊地區返回湘鄂邊區。隨後,紅三軍從武關附近折而向南,穿過竹林關,經趙川街、漫川關進入十堰地區的鄖縣境內。

1932年11月29日,紅三軍又折返陝西漫川關沿金錢河南下,在鄖西上津白巖寨與“追剿”的國民黨軍發生激戰,紅三軍擊潰尾追之敵,有兩名紅軍戰士因遭敵兵圍困而跳崖壯烈犧牲。當天,紅軍在上津泗峪河緝捕了為國民黨51師收糧徵款的聯保主任陳賢志,沒收了他逼收的糧、款。在槐樹捉住了大財主周盛甲,當晚將此二人處決於范家坪。次日,紅三軍由鄖西槐樹經關防抵達廟川(今鄖西縣湖北口)的東川,處決了槐樹的大地主黃青山等4人。12月l日,紅三軍由東川進入陝西省鎮安縣的茅坪地區。

12月8日,紅三軍經過長途跋涉,從竹山縣的東埡子、七里橫牌、東明溝三路由懶板凳進入竹溪縣,在龍壩鄉高豐村的小溝會合後,從高橋拐進大溝,登上十八盤。行經龍壩鄉的高橋時,紅三軍在太神廟的牆壁上寫下了“打土豪、分田地、救窮人”的標語,還將寫在牛皮紙上的標語口號張貼在石碑上。

12月9日清晨,紅三軍經過湖北竹溪縣與陝西平利縣交界的關埡子張家店時,駐守在這裡的國民黨沈璽部聞風而逃。待紅三軍走後,他們夥同國民黨51師追趕紅三軍未果。到了中午,當行經竹溪縣蔣家堰蒿子壩小憩時,紅三軍在要道處刷寫了“窮苦的老百姓要覺悟起來,跟紅軍一起革命”等標語口號。在竹溪縣關埡子,紅三軍還重創牛毓椿一個連。

11日下午,經陝西鎮坪翻過與竹溪鄂坪、泉溪交界的山埡子,紅三軍在老百姓的老屋牆壁上,以紅三軍政治部署名,刷寫了“沒收地主和大財主的土地分給貧僱農耕種”等標語;12日,紅三軍又一次全部進入竹溪縣。其先頭部隊宿營在泉溪雙壩黑耳坪,後續部隊宿營在竹葉溝兩岸。先頭部隊在泉溪雙壩黑耳坪召開群眾大會,公開槍決了在陝西鎮坪、洪石河和在竹溪洛河抓捕的偽東南三區長及兩個大地主。

接著,紅三軍從黑耳坪出發,到達海拔1400多米的劉家坪,經羊圈子、楊家朳、雙橋鋪、九灣子,於天黑時到達豐溪。

有力配合紅四方面軍向川北進軍

當年,在竹溪縣的豐溪鎮,紅三軍滿街刷寫了“打富濟貧”“打倒土豪劣紳”等標語。

1932年12月12日晚,賀龍率領紅三軍抵達竹溪縣豐溪街,迅速佔領國民黨糧倉,槍斃豐溪街上一個欺壓群眾的偽保長,刷寫“打倒土豪劣紳”等標語,宣傳紅軍政策。

12月13日拂曉,紅三軍從豐溪街出發,先頭部隊從迷魂陣趕到馬家壩,把這裡的一個偽保長槍斃後,返轉豐溪街,追趕大部隊。紅三軍翻過桃子埡,爬上羅家坡,來到五里埡。吃罷飯後,向桃源進發,經過老爺頂時,與黃桃匪部相遇。這支土匪無惡不作,走到哪裡搶到哪裡。經過激烈戰鬥,土匪落荒而逃,其殘部逃往桃源羊角洞。

紅三軍於天黑時趕到桃源羊角洞,沿途刷寫標語,在羊角洞鎮壓了當地一名大地主,並派遣一支部隊追趕黃桃殘匪,將其300餘人全部剿滅;12月14日清晨,紅三軍從桃源出發,翻過五峰埡,行程60多公里,到達向壩宿營;15日,紅三軍到達鄂川交界的雙橋,在張公橋上刷寫了“打倒土豪劣紳”“救窮人”的標語;16日,在雙橋吃罷早飯後,翻過綠陰塘,在“一腳踏三省”的竹溪縣雞心嶺向四川省巫溪縣行進。至此,紅三軍歷時8天,行程400餘公里,結束了竹溪縣之行。

紅三軍12月21日攻克巴東縣城,12月底到了鶴峰縣境,最終到達湘鄂川邊,完成了此次戰略轉移任務。

紅三軍行經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所到之處,紀律嚴明,從不侵犯群眾利益。與此同時,遵照窮人意願,除暴安民,打富濟貧,先後在竹溪境內公開鎮壓了7個罪大惡極的保長、地霸,並多次開倉濟貧。

“紅三軍於1932年11月、12月再次征戰十堰地區,是‘紅三軍七千裡小長征’重要組成部分,是我黨我軍歷史上不可缺少的一段歷史。”漢江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專家孟憲傑研究發現,賀龍當年率領紅三軍從湖北省隨縣出發,越過桐柏山進入豫西南,又從伏牛山進入陝南,從安康越過漢江和大巴山抵達四川,又沿著川鄂邊南下,最後到了湖南與湖北交界的走馬坪,行程達3500公里。算上後來遊擊湘桂黔邊和長征陝北,賀龍這支部隊應該算紅軍中走得最遠的部隊。

孟憲傑認為,紅三軍的3500公里小長征,是紅軍最早長途戰略轉移的縮影,讓群眾真切地感受到了“紅軍是窮人的隊伍”,較好發揮了播種機和宣傳隊的作用,為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提供經驗,也為後來風起雲湧的革命運動奠定了基礎。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晏子拒當駙馬
下一篇: 激戰板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