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舊的毛澤東

[ 歷史故事 ]

那天,黨史工作者問王會悟,王奶奶,你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是1920年5月,還是第二年召開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時?

王會悟怔然,遲疑了片刻說,記得是1920年5月。那時,她剛搬到漁陽裡2號不久,毛澤東從北京而來,到陳先生府上拜訪。那個初夏,他來過陳宅好多趟,與陳先生相談甚歡。她對湖南口音的敏感,也許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的。此後,與李達相伴二十載,湖南“騾子”的倔強性格與款款湘音,就一直在她的生命中不曾斷過。

中共一大召開後,1922年底,李達應毛澤東之邀,到湖南長沙自修大學主持教務,王會悟帶著才幾個月大的女兒李心田,隨夫而去,在清水塘與毛澤東和楊開慧同住一套平房,相處一個月,成了好友。當時楊開慧剛懷上毛岸英,毛澤東見王會悟特別會帶孩子——她將女兒的衣服前邊留得長,以避寒冷,後邊留得短,以方便大小便,便風趣地說,你這衣服也是革命嘛!並關切地問王會悟,湖南的飯呷得慣嗎?王會悟搖頭說,太辣!毛澤東笑了,無湘不成軍,無辣不吃飯。做湖南媳婦就得能吃辣,這是第一關。王會悟點頭道,儘量適應。毛澤東又問王會悟,到了湖南後有什麼打算,想做麼子?王會悟說,孩子太小,自己帶吧。毛澤東搖頭,說,你是知識女性,要自我革命,不能當專職太太。聽李達說,你的英文很好。王會悟點頭,說,當年在教會學校讀過書。毛澤東說,就留在自修大學教英文吧,我們需要培養懂外語的人才。於是,王會悟就留在長沙湖南自修大學教書。此後,長沙一別,便是20多載。

1945年8月,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有一天,重慶婦女界舉辦歡迎毛主席大會,王會悟帶二女兒李心怡出席歡迎儀式。會議期間,毛澤東問,王會悟同志在嗎?王會悟激動不已,嗖地站了起來,答道,潤之,我在,我在喲!毛澤東聽說她就在會場裡,笑著說,請不要走,留在這裡。

散會後,王會悟與女兒被請到了主席下榻之處。落座之後,主席噓寒問暖,問她和孩子們的近況,李達現在身處何處。也許就在這一刻,王會悟面露難色,吐露苦衷,說她與李達分手已經五載了。全面抗戰八年,她帶著女兒南逃後,流亡貴陽,匆匆一見後,李達返鄉,一直蟄伏故里,已另娶新婦。抗戰勝利後,她才舉家搬到重慶。

毛澤東聽了也黯然神傷。王會悟激動地握著毛澤東的手,淚流不已。主席安慰說,都會好起來的。王會悟拭去臉上的淚水,對毛澤東說,蔣介石是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您千萬別上他的當。毛澤東哈哈一笑,說,會悟還是老樣子,20年了,說話還是直來直去,請放心吧。我們從上海那天起,選擇了這條道路,就要走到天亮。

毛澤東與王會悟談話期間,工作人員一直在催,說另外還有要人求見。毛澤東擺了擺手,說此時會悟就是要客。再待一會兒去,我們老朋友20多年不見,再敘敘舊。那天他們談了很久。毛澤東是一個念舊的人,對老朋友,尤其是對中國革命做出過貢獻的老朋友,他始終是心心念念、沒齒不忘的。

自長沙一別,他與王會悟已經23年未見了,中共二大就是在李達、王會悟家裡召開的,毛澤東本來是代表,卻因為找不到李達家而誤了會期。他曾對斯諾講:

那年(1922年)的冬天,第二次黨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我本想參加可是忘記了開會的地點,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結果錯過了這次大會。

毛澤東在延安敘述這段往事時,記憶有誤,中共二大是夏天召開的,不是冬天,會議的地點就在王會悟家裡,只是那時李達與王會悟已經搬出漁陽裡2號的陳獨秀家,另擇一處,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1918年10月,新民學會11人到北京,為赴法勤工儉學籌措川資。有人告訴毛澤東和蔡和森,清末鐵路風潮中,修粵漢鐵路時,曾向湖南集資200萬元,另有糧鹽稅超額款128萬元,長沙捐的四萬元,都在北京銀行裡,由湘籍旅京人士熊希齡、範源濂把持。透過毛澤東老師楊昌濟的幫助,毛、蔡終於找到熊希齡和範源濂,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振三湘,要先從人才培養起。熊、範頗受感動,遂從這兩筆錢中拿出利息16000元,給這批湖南學子,但缺口還很大。於是,毛澤東、蔡和森再次找到楊昌濟,說他們要到上海去送第一批赴法學子。

楊昌濟此時已病入膏肓,他從床上坐起身來說,若去上海,就該找行嚴啊。他可是上海灘鼎鼎有名的大律師。找到行嚴,川資有望,不會是熊秉三這區區16000元。潤之,研墨,我給章行嚴修書一封,你們到上海好去找他。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