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拾貝(民間故事選刊2022年7期)

[ 歷史故事 ]

武則天妙解恩怨

唐朝。不過狄仁傑可不知道這些,所以他依舊與婁師德針鋒相對。

武則天對他們的恩怨也有所耳聞,就有心要調解兩人的關係,她想了兩個方案:第一個方案是讓婁師德自己去把實情告訴狄仁傑,但這樣做會使婁師德有邀功之嫌,狄仁傑未必會接受婁師德的好意;第二個方案是由武則天去告訴狄仁傑,他這個宰相是婁師德推薦的,讓狄仁傑不要再針對婁師德了,但這樣做可能會讓狄仁傑覺得自己在偏袒婁師德,不利於平衡君臣關係。怎麼辦才好呢?武則天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她就開始暗暗等機會。

幾天後,狄仁傑去向武則天彙報事情,可是他的摺子裡出現了幾個錯別字。摺子都是手寫的,出現一兩個無傷大雅的錯別字是很常見的事情,然而武則天卻一邊在心裡說著“機會來了”,一邊故意假裝生氣地說:“居然連這幾個簡單的字也會弄錯,真不知道婁師德是怎麼搞的!”

狄仁傑不無納悶兒地說:“皇上,這是我寫的摺子,不是婁師德寫的。”武則天笑笑,嗔怒著說:“我當然知道是你寫的,但婁師德此前在我面前多番稱讚說你是既謹慎又有才的人,還說你是當宰相的最佳人選,可沒想到你也會犯這些小錯誤,說明他觀察別人並不非常細心,我怎能不罵他呢?”

狄仁傑一聽,這才驚詫地問:“皇上,是婁師德推薦我當宰相的?”

武則天假裝漫不經心地說:“是呀,他在我面前可說盡了你的好話呢。”

狄仁傑聽後愧疚萬分,處理好事情後,他馬上趕到婁師德家裡握著婁師德的手說:“我以前那樣對你,但沒想到你卻對我這麼好,我真是愧對於你呀!”就這樣,狄仁傑和婁師德成了一對好朋友,日後同朝為官,成了武則天的左膀右臂。

最原始的“竊聽器”——聽甕

竊聽是間諜蒐集情報最古老的手段,也是現代特工必學教程。中國人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發明了人類最早的“竊聽器”——聽甕。

聽甕,其實就是一種口小腹大的罐子。使用時將聽甕正放埋在地下,甕口與地面相平,在甕口蒙上一層薄薄的皮革,有偵測需要時,側耳伏在上面,“聽”出周邊的動靜。需要的情況下,則直接讓專業情報人員坐於甕中,聽辨聲響,這叫“罌聽”。為了減少情報失誤,常會培訓盲人來執行“罌聽”任務。盲人視力不行,但聽力往往超強。

聽甕對付隧道攻城戰,最為神奇。如清末曾國荃率領的湘軍進攻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時,城內太平軍便在城牆腳下埋設聽甕,偵探城外敵軍的動靜,導致湘軍一時無法得逞。

聽甕的發明距今約有2500年的歷史,《墨子·備穴》中對聽甕的製造和使用方法有詳細的說明。在後來的使用過程中,聽甕得到了不斷的改進,成為現代竊聽器出現前最有效的竊聽工具。如在唐代,出現了葫蘆狀枕頭形竊聽器,休息時將竊聽器枕在頭下,外面一有動靜便能察覺。

父親的心

春秋時期,晉齊兩軍在靡笄山決戰,晉軍大獲全勝,郤獻子率三軍凱旋。

範文子(士燮)是上軍的指揮官,凱旋入城時卻走在最後。

“燮兒呀,你也曉得我在眼巴巴地望著你早些回來嗎?”範文子的老爸見到他,忙說。

“三軍的統帥是郤元帥,勝利的光榮應該屬於他。入城式上我若走在前,多少會分散對他的注意,所以走在了後頭。”範文子回答道。

“你能這樣想,就不會犯錯誤了,我放心了。”老爸高興了。

打油詩也能保命

明朝道:“太守出祈雨,萬民皆喜悅;昨夜推窗看,見月。”

郡守大怒,命手下把這人抓來打了18大板,說:“你不是有才華嗎,若能再作一首‘十七字詩’,我就饒你,否則要用重刑。”

這人不慌不忙,隨口答道:“作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若上萬言書,打殺。”

郡守聽後頗有悔意,不再為難他了。

小孟郊智對大欽差

唐朝時候,武康縣出了個才子叫孟郊。這個孟郊出身微賤,但讀書用功,文才出眾。

一年冬天,有個欽差大臣來到武康縣瞭解民情。縣太爺大擺宴席,為欽差大人接風。正當縣太爺舉杯說“請”,欽差大人點頭應酬的辰光,身穿破爛綠色衣衫的小孟郊走了進來。縣太爺一見很不高興,眼珠一瞪喝道:“去去去,來了個小叫花子,真掃雅興。”

小孟郊氣憤地頂了一句:“家貧人不平,離地三尺有神仙。”

“唷!小叫花子,你甭獅子開大口,我倒要考考你。我出個上聯,你若對得出,就在這裡吃飯。若是對不出,我就判你個私闖公堂,打斷你的狗腿。”欽差大臣陰陽怪氣地說。

“請吧。”小孟郊一點兒也不害怕。這欽差大人自恃才高,又見對方是個小孩,便搖頭晃腦地說:“小小青蛙穿綠衣”。

小孟郊見這位欽差大臣身穿大紅蟒袍,又見席桌上有一道燒螃蟹,略一沉思,對道:“大大螃蟹著紅袍”。

欽差一聽,氣得渾身像篩糠,但有話說在先,又不好發作,便對縣太爺說:“給這小兒一個偏席,賞他口飯,看我再和他對。”

這老欽差三杯老酒落肚,又神氣活現開了,他斜了一眼小孟郊,便又陰陽怪氣地說:“小小貓兒尋食吃。”

小孟郊看看像饞狗啃骨頭似的欽差大臣,又看看拍馬溜鬚的縣太爺,心想,你們這幫貪官汙吏,便怒氣衝衝地回敬道:“大大老鼠偷皇糧。”

欽差大臣、縣太爺一聽嚇得目瞪口呆,出了一身冷汗。原來他們吃得正是救災的銀子,畢竟做賊心虛,只好默默忍受。

心動殺人

曹操常常對底下人說:“如果有人要來害我,我的心臟就會跳得很厲害。”

曹操怕別人不相信自己的話,就對服侍自己的奴僕說:“請你懷揣一把刀來我旁邊,我一定會說‘心動’,並且命人綁起你,但你別說是我指使的,我也不會殺你,事後定當厚報。”

奴僕相信了曹操,照計而行,被抓了也不害怕,稀裡糊塗地被斬殺了。那人至死都不知自己掉進了曹操的圈套,而真要刺殺曹操的人,也不敢下手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