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 歷史故事 ]

在浩瀚的中國文學作品中,美人倩影無數,然而有這樣一個女子,她顏值一般,卻迷倒眾生,被公認為男人心中的“理想伴侶”。林語堂贊她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魯迅對她的喜愛更直白:“雖非西施面目,並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第一美人。”她就是《浮生六記》的女主角,清代落魄文人沈復的妻子芸娘。

芸娘自幼家境貧寒, 4歲那年,父親撒手人寰,留下她與弱母幼弟相依為命。一天,她在弟弟的書箱裡撿出一冊《琵琶行》,於是逐字辨識,無師自通地學會了認字。讀書裡最大的樂趣,這讓她漸漸通曉詩詞。

沈復13歲時,母親帶他去舅舅家小住。看到芸孃的詩稿中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這樣清麗的詩句,沈復驚喜之餘,深深拜服。他愛慕芸孃的才思敏捷,私下對母親說:“我若娶妻,非她不娶。”於是沈母為兩人訂下婚約。

五年後,沈復順利迎娶了芸娘。婚後的芸娘,並沒有失去自我,她既能與丈夫暢談詩詞歌賦,點評古今才子,又能與丈夫一起款待友人,品詩論畫,甚至拔釵沽酒。平日裡,芸娘對金銀首飾、錦衣華食毫不在意,卻對殘破的書畫故紙極為珍惜。每若在字紙書卷中翻出有賞閱價值的隻字片紙,往往興奮得如獲珍寶。閒暇時,她把收集起來的寶貝們分門別類,修修補補後重新裝訂收藏。零散的書頁,命名為“繼簡殘編”;殘破的畫作,則為“棄餘集賞”。

“腹有詩書氣自華”。芸娘在殘書舊畫中,找到內心的寧靜,煉成淡雅的氣質和靈動的才情。在中國文學史上,她是一個終生保持少女風貌的女人。摒棄俗世的繁華與紛擾,追求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是一個女人最高階的性感。

芸孃的思想、見識、胸襟,遠遠超出那個時代的人。她始終在努力尋求個性的舒展,解放自我。對於外面的世界,芸娘始終保持一顆好奇心。有一次,沈復從廟會遊玩歸來,為芸娘講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流光溢彩的熱鬧場景,令芸娘那顆嚮往自由的心蠢蠢欲動。於是她女扮男裝,混進廟會,來了一場華麗的冒險。

還有一次,沈復要去吳江辦事。芸娘聽說要途經太湖,便向丈夫央求道:“好夫君,我想一起去嘛,看看太湖,也開一開眼界。”沈復也希望能帶上芸娘,卻又擔心家母不同意此事,還是芸娘機靈,想出應對之策。到了出發的那天,沈復先行出發,在渡口等候;芸娘藉口回孃家,辭別沈母,隨後而至。當船行太湖時,看到眼前的水天一色,波瀾壯闊,芸娘忍不住感嘆:“我今天才算見識到了天地之寬廣。想想多少閨中女子,一輩子困阻於方寸之間。兩相對比,我真覺得不虛此生啊!”林語堂評價芸娘,她的一切行為都不可以做世俗之內的解釋,而更像《紅樓夢》裡的女子,萬般驚世駭俗,都出自爛漫天然。

芸娘和沈復的婚姻不善,芸娘夫婦和一對兒女的生活開始捉襟見肘,甚至要靠典賣家當艱難度日。面對現實生活的困窘,芸娘並不慌張,始終氣定神閒,憑著心靈手巧,對生活注入滿腔熱愛。不管什麼東西,經她隨手取物,皆可巧思成景,意趣盎然。二人郊外掃墓時,芸娘發現地上的小石塊,有天然苔紋,別具古意和風致,就提議撿回去替代常用的宣州白石,做假山盆景。家裡買不起名貴的茶葉,芸娘就在荷花初開時,半夜把小茶包放入荷花蕊中,清晨取出來用雨水烹煮。一杯香韻絕佳的荷花茶就此誕生。

即便在後來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日子裡,芸娘也毫無怨言,總能隨遇而安。寄居鄉下閨蜜家時,她教閨密的小女,利用手邊一切有蔓藤的花草植物,製成可移動的活破圖,遮蔽陽光,點綴生活。看到丈夫因眼前的悲苦境遇而自責內疚,芸娘時時開導安撫,對丈夫的不離不棄充滿感恩。兩人相扶相攜,患難與共。芸孃的溫柔體貼,化為沈復生命裡一束最溫暖的亮光。沈復後來在《浮生六記》裡回憶兩人借居朋友家的日子,稱那段在外逍遙愜意的時光,猶如煙火神仙的歲月。

芸孃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子身上所散發出的獨特魅力: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自由浪漫,情趣高雅,映照出有趣的靈魂。世人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芸孃的故事,經由《浮生六記》,廣為流傳。

從芸孃的一生中可以看到,雖然沒有財富、名利、地位,但是一定要有一顆有趣的靈魂。有趣的靈魂,是愛情時的悸動和鮮美;有趣的靈魂,是生活的魔法師,它能把簡單瑣碎的柴米油鹽,變成回憶裡絢爛而迷人的星燈;有趣的靈魂,是生命的金手指,它能把平凡的人生,化為一曲動人的歌、一首浪漫的詩。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