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4日3時,15軍軍長秦基偉突然被一陣猛烈的轟炸聲震醒。他騰的一聲坐起,伸手抓起電話,問值班參謀:“是怎麼回事?”值班參謀慌慌回答:“估計是五聖山方向的炮聲……”
秦基偉壓住火氣說:“我不要估計,弄清楚了馬上報告!”他立即披衣起床,急至指揮所瞭解前沿動向。
秦基偉此時並不知道,美軍正集中火力向五聖山猛烈轟擊。
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範佛里特在這天透過媒體向全世界宣佈“金化攻勢”開始了。
五聖山是朝鮮的中線門戶,如果五聖山失守,志願軍身後便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山下只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叫上甘嶺。如果從空中鳥瞰,這個小村子在五聖山伸出去的兩個山腿間。在軍用地圖上,這兩個山腿被稱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再往前便是敵軍控制區。
秦基偉半夜進入指揮所後,就守在電話機前關注著五聖山的情況。他問作戰參謀:“今夜炮打得特別激烈,敵人是佯攻,還是主攻?”
作戰參謀答:“五聖山方向落彈密集,軍長,我看不像佯攻,美國人是想偷襲我們的冷門。”
“這麼大規模的進攻,肯定是主攻。”秦基偉的反應是敏捷而果斷的。
一會兒,副軍長周發田、參謀長張蘊鈺、政治部主任車敏瞧都來了。大家一致認為:這是敵人經過長期準備而發動的一次軍事行動。
是日拂曉後,敵軍進攻的重點果然逐漸集中到五聖山前沿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兩陣地上。
守備兩個高地的官兵,與十倍於己的敵人進行了反覆爭奪。戰鬥情景之慘烈前所未有。戰至中午,因野戰工事幾乎全部摧毀,人員傷亡較大,官兵不得不退進坑道堅守,部分表面陣地丟失。
45師師長崔建功趕忙向秦基偉報告表面陣地丟失的情況。崔建功原以為秦基偉會大發雷霆,沒料到,他的回話卻沉鬱頓挫、擲地有聲:“急什麼?丟了,再想辦法奪回來!”
直到15日清晨,秦基偉才回到自己的住處,這時失去的表面陣地終於又被15軍在夜間奪回了。這一仗反擊成功,秦基偉當然很高興,但很快他就平靜下來,陷入了深思。秦基偉從一則敵軍通報中獲悉,這天的戰鬥是一年以來敵人最大的一次進攻。他據此估計,敵人還會繼續發動攻擊,必須做好打大戰打惡戰的準備。
五聖山前沿兩個高地,失而復得,得而復失。白天陣地被敵人攻佔,夜間我軍發起反擊,奪回陣地,反反覆覆,仗打得異常激烈和悲壯。
“崔建功,你們那兒情況怎麼樣?”
“軍長,45師快打光了,一個連隊最少的只剩下幾個人了。沒有兵怎麼打仗啊!”
“老崔啊,這陣地丟了,回頭可不好見我喲!”秦基偉語調極平和,分量則重千鈞。
崔建功手持電話一愣,急回答:“那當然。”
10月23日晚,45師組織了一次反擊。由於炮兵未能壓制住敵人的火力,我軍發起衝鋒時,被敵人強大炮火襲擊覆蓋,有一個連幾乎傷亡殆盡。
戰鬥進展不利。秦基偉在指揮所迅速召開作戰會議。鑑於部隊的巨大傷亡情況,會上有人主張從兩個高地上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