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鄧小平點將

[ 歷史故事 ]

1997年2月24日,鄧小平去世5天后,在去往八寶山革命公墓的路旁,北京大學師生打出了“再道一聲小平您好”的橫幅。解放軍總醫院裡,也擠滿了前來送別的人們。萬里、宋任窮、谷牧、王恩茂、習仲勳、方毅……他們都已是80多歲的白髮老人,或趕赴醫院,或以不同方式表示悼念。1978年,在這個和鄧小平緊緊相連的年份,他們有的由鄧小平點將主政一方,有的協助鄧小平主抓某個領域工作,成為改革開放大局中的干將。

鄧小平生前的警衛秘書張寶忠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提起1978年,他說,這一年小平同志十分關心外貿問題。“5月30日上午,他在會見阿根廷外賓之前,還抽空找到時任外貿部部長李強和交通部部長葉飛,說:我國對外貿易的步子應該快些了。為什麼臺灣、香港地區,韓國、新加坡這些國家可以做到的,我們做不到?我們這樣大的國家,只有這麼一點點貿易量,不行,必須趕上。”

1978年是諸事交錯的一年。就在和李強、葉飛談話這一天,鄧小平為另一件事發了脾氣。他在準備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內容時,同中國社科院院長鬍喬木等人說:“毛澤東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實事求是。現在發生了一個問題,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都成了問題,簡直是莫名其妙!”

原來,5月10日,中央黨校主辦的刊物《理論動態》上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第二天《光明日報》轉發,第三天《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轉發。

最先對文章作出反應的是當時的幾個中央高層和宣傳部門負責人,他們批評這篇文章的傾向是錯誤的,動搖了“兩個凡是”的根基。這篇文章的組織者受到了很大的壓力。鄧小平因此而發了脾氣。

“人要想辦大事,不光要有威望、威信,還要有威嚴,這樣才有威懾力量。小平同志就是這樣的人。”張寶忠說。7月21日,鄧小平與中宣部部長談話,提出嚴肅批評,明確要求“不要再下禁令、設禁區了,不要再把剛剛開始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向後拉了”。第二天,他又把胡耀邦叫到家中,肯定他的做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是馬克思主義的,爭論不可避免,爭得好。

兩個月後,鄧小平視察東北三省和唐山、天津等地。9月16日,他在聽取吉林省委常委彙報工作時說:“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為中央黨校題了‘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就是這四個字。”“馬克思主義要發展嘛!毛澤東思想也要發展嘛!”

第二天,鄧小平在聽取遼寧省委常委彙報時,進一步說道:“我們太窮了,太落後了,老實說對不起人民。”“我們的思想開始活躍,現在只能說是開始,還心有餘悸。要開動腦筋,不開動腦筋,就沒有實事求是,不開動腦筋,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況,就不能從實際出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他說這是在“到處點火”。

鄧小平的這次“北方談話”迅速傳開。10月至11月,18個省委第一書記發表文章參加討論。工作重點轉移問題被提出來了,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打下了思想基礎。

11月10日下午,中央工作會議在北京京西賓館開幕,為即將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準備。開幕會上,華國鋒宣佈了會議的三項議題:討論《關於加快農業發展速度的決定》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商定1979年、1980年兩年國民經濟計劃;討論李先念在國務院務虛會上的講話。

可會議剛開始,陳雲就在東北組提出“向後看”的問題:“對有些遺留的問題,影響大或者涉及面很廣的問題,是需要由中央考慮和作出決定的。對此,中央應該給以考慮和決定。”13日,中央工作會議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華國鋒宣佈,從今天下午起轉入討論農業問題。可各小組繼續把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當成中心話題。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