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洞探秘引出巴人失蹤懸案

[ 歷史故事 ]

夔門是瞿塘峽入口,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門戶。夔門有一個神秘的洞口,被人們稱為“黃金洞”。傳說中,洞內埋藏著很多金銀財寶。洞上有70多米的懸崖,下有200多米的深谷,下端有一串“Z”形的石孔,據說是藏寶者留下的遺蹟。黃金洞內真的有金銀珠寶嗎?是誰藏的寶呢?

白帝公孫述的黃金洞

坐落在長江邊上的白帝城,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背倚高峽,前臨長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是三峽旅遊線上久負盛名的景點。距白帝城不遠有個黃金洞,傳說裡面的財寶和白帝城的命名人──公孫述有著莫大的關係。

公孫述與其父公孫仁本是漢臣,漢哀帝即位,公孫仁出任河南都尉,公孫述則來到天水郡清水縣為令。公孫仁見兒子年幼,便叫門下老家人隨他一同上任。沒想到一個月後,老家人便獨自回來,說公孫述不願聽從他的指教,凡事自行一套,卻也將清水縣治理得井井有條。天水郡長愛才,又破格提拔公孫述兼管其他五縣,五縣政通人和,奸盜不發,公孫述由此名聲大噪。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一批職位卑微的漢朝紛紛誅殺新朝官吏,揭竿而起。

導江遠在西南,大亂之初還未有動靜。更始帝復漢後,蜀中豪傑紛紛起兵響應,更始帝拜南陽人宗成為“虎牙將軍”,派其領兵入蜀。公孫述是聰明人,他立即派人迎接宗成入成都,沒想到宗成的部隊被他迎到成都後,難改綠林習氣,擄掠燒殺,無惡不作,根本不把公孫述放在眼裡。公孫述出力不討好,又忌憚宗成對自己不利,決定先下手為強,除掉了宗成。他又派人謊稱漢朝使者,從東方而來,授輔漢將軍、蜀郡太守、益州牧大印。這樣,公孫述又搖身變為了漢臣。在取得公開的官位之後,公孫述起兵把那些起義強盜都剿滅了,吞併了他們的部隊。

公孫述託名漢臣,無非想借此籠絡人心,不久,他便自立為蜀王,定都成都。公元25年元月,劉秀率先稱帝。公孫述想效仿劉秀稱帝,又擔心自己非漢室正統,不能服眾,時常問部下:“當皇帝的人都是有定數的,我能憑藉什麼當皇帝呢?”其部將也善察言觀色,馬上就知道公孫述的意思。於是說:“主公,天下本是能者當之,何況天命無常,只要百姓擁戴,當皇帝不是難事啊!”公孫述聽了這話心裡美滋滋的,當晚就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在他耳邊念道:“公孫十二為期。”他醒過來對自己的夫人說起此夢,百思不得其解,這是說他的王朝可以延續12代還是12年呢?如果僅僅是12年,雖能貴為皇帝,可惜國祚太短,冒這個險值嗎?公孫夫人此時膽量更大,她鼓勵丈夫說:“朝聞道,夕死尚可,何況十二乎?”傳說當年公孫述兵臨赤甲時,曾看到一口古井中白氣蒸騰,矯天如龍,騰空而起,夜裡又有光在他掌中刻字“公孫帝”,因為公孫述尚白,自然以為這是個吉兆,是自己將成為真龍天子的象徵,再加上夢境的寓意,此時公孫述認為自己稱帝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公元25年4月,公孫述築起了白帝城,在成都稱帝(自稱白帝),定都成都。稱帝以後,公孫述分封二子為王,大興土木建造宗廟、宮殿。而其出入宮殿,必定先要陳列騎士儀仗。在南鄭修建行宮,在漢中積穀,養甲兵數十萬,並在成都修造了一座10層的赤樓,欄檻都用絲帛裝飾,大事侈靡。可見公孫述此時已在巴蜀之地大肆搜刮。建武十年,劉秀在基本掃盡中原群雄之後,在洛陽為大將吳漢、岑彭、來歙壯行,爾後,浩浩蕩蕩的大軍從水、陸兩路殺向成都,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兵臨城下。公孫述親自領兵出城,兵敗被刺,當晚死於成都城中。

蜀自古以來就是天府之國,地饒物豐,公孫述在這裡盤踞了十幾年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做“一國之君”,其財產數量不容小覷,他戰死以後,蜀地一直流傳著公孫述兵敗前秘密將數年積蓄的金銀珠寶藏在了夔門的一個洞穴裡,即今天說的“黃金洞”,以備來日東山再起。而黃金洞內有寶物的傳說也誘惑著一批又一批的探險者。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