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指示成立西安通訊工作組
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頑固派不斷製造摩擦,連續發動反共高潮。中共中央號召全黨和愛國民主人士警惕國民黨頑固派向陝甘寧邊區和其他解放區的軍事進攻,隨時保持戒備。
1943年1月,周恩來向來重慶參加國民黨中央訓練班的王敦瑛指出:“利用你在國民黨軍隊中做教官的特殊身份,成立西安通訊工作組,任務是蒐集蔣介石、胡宗南及其他軍隊妄圖進犯陝甘寧邊區的軍事、政治等機密情報,蒐集蔣、胡軍隊破壞抗日、製造摩擦、發動內戰的機密情報,及時電告黨中央。可與第十八集團軍西安辦事處聯絡,暫用他們的電臺,保持極端秘密,嚴防敵人破壞。”周恩來並指定王敦瑛為組長。
為便於王敦瑛開展工作,周恩來派遣重慶八路軍辦事處電臺臺長楊才(化名夏仲和)和他的妻子龍文英(化名錢瑾)到西安,還把長期在西安從事革命活動的著名愛國人士、西北民盟創始人杜斌丞及中共秘密黨員、教育活動家楊明軒介紹給王敦瑛,王敦瑛又透過楊明軒與打入國民黨第三集團軍辦事處任主任的中共秘密黨員蒙定軍取得聯絡。周恩來還透過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處長周子健給王敦瑛撥款400元作為經費,在西安市玄風橋34號(今建國路北端)以開設“雜貨鋪”作掩護開展情報工作,楊才為“經理”,龍文英為“售貨員”。由於楊才夫婦早年參加革命,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再加上都是四川人,容易引起敵特懷疑,蒙定軍遂介紹中共秘密黨員張剛參加情報組,以“售貨員”身份掩護楊才工作。
與此同時,周恩來從蘇聯弄到一部電臺,由王敦瑛等輾轉將電臺送到“雜貨鋪”楊才處。1943年夏,西安軍事情報組(即西安通訊工作組)正式成立。
劃破長空的紅色電波
當時的西安是胡宗南長期盤踞的巢穴,是國民黨頑固派進攻陝甘寧邊區的指揮中心,僅職業特務就有四五千人。情報組工作之初,在物質上和技術上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收發電報時的用電,只能靠燈頭來接。而玄風橋一帶唯有這個“雜貨鋪”一家用電燈,其餘都點煤油燈,若要收發報,電燈即出現明顯的閃動。唯恐敵人覺察,只好將收發報時間放在深夜進行,遇上停電就用手搖發電機。深更半夜,恐聲音太響暴露目標,每當發報時只得把四周圍窗戶和發報機用棉被蓋住降低聲音。電臺平時在地下掩埋,用時刨出,用後再埋起來,很不方便,而且掩埋痕跡明顯,很容易被敵人發現。後來,楊才直接在裡屋牆上挖了個洞,把電臺每次用後就放在牆洞裡,外面堆滿貨物,遮擋得嚴嚴實實。
就這樣,西安軍事情報組在特務如麻的西安城裡展開了工作,秘密電臺收發報時間準確無誤,使紅色的電波劃破長空,把敵人的軍事機密傳達到延安黨中央及重慶和蘭州的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