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寒酸書生

[ 歷史故事 ]

北宋時期,一名書生進京趕考,路過某地。知縣大人得知書生頗有文采,就邀請他到府上做客。見父親對書生連連誇讚,知縣的公子頗為不服。書生在眾人的要求下作了一首詩,最後一句是“挑盡寒燈夢不成”。知縣公子嘲諷道:“此乃一瞌睡漢。”書生又氣又惱,尷尬不已。

後來,書生一舉奪魁,考中了狀元,出任升州通判。第二年,知縣公子也考中了狀元,此時他才意識到書生確實有才華,遂寫信給書生想要與之交好。書生的手下原是伴讀,知道兩人之間的舊事,書生手下說:“大人不必理會他。”書生很平靜,擺擺手說:“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知縣公子確實有才華,我正想前去拜訪他呢!”書生手下氣憤地說:“大人,您果然有大量,這麼快就忘記舊怨了。可他對大人的蔑視與嘲笑,我還記在心裡呢!”

“我並非健忘,也非有大量。蔑視他人固然不對,但當年我還是一個不起眼的書生,遭人嘲笑並不意外。他嘲笑的是寒酸,並沒有針對我。”後來,書生與知縣公子不僅冰釋前嫌,還成了很好的朋友。這名書生就是北宋初年的宰相呂蒙正,知縣公子則是北宋有名的官員胡旦。

人微言輕時,確實會遭受一些白眼和嘲笑,與其懷恨在心,不如化作動力讓自己奮起。

補充糾錯
下一篇: 再說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