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拾貝:慈禧兒媳不好當等

[ 歷史故事 ]

慈禧兒媳不好當

清光緒帝的後宮總共一後兩妃,在清朝中是后妃最少的。他的兩個妃子就是珍妃和瑾妃姐妹。這對姐妹花雖貴為皇帝妃子,但是不幸遇上了婆婆慈禧,其命運比丈夫光緒帝還要悲慘曲折。

說起珍妃和瑾妃,得從光緒選妃事件說起。在清朝,一般皇帝十四到十六歲就該大婚、親政了。可慈禧直到光緒十七歲,才著手籌劃光緒的婚事。經過幾輪篩選,只剩五個女孩:慈禧弟弟桂祥之女葉赫那拉氏、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1888年11月8日,這五個女孩在紫禁城體和殿面見慈禧、光緒帝。當時光緒面前放著玉如意一柄、紅繡花荷包兩對,作為定選證物,玉如意給誰誰就是皇后,荷包給誰誰就是妃子。慈禧對光緒說:“去吧,皇帝,你自己做決定。”

於是,光緒拿起玉如意直奔自己比較喜歡的德馨的女兒。剛走到跟前,只聽慈禧一聲暴喝:“皇帝。”光緒嚇得直哆嗦,回頭一看,慈禧對著她的侄女、桂祥的女兒努嘴,光緒明白意思,很不情願地拿著玉如意遞到長相實在有些醜、大自己三歲的表姐葉赫那拉氏手裡,即為隆裕皇后。然後情勢便不由光緒控制,慈禧直接讓人把兩個荷包給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即為珍妃和瑾妃。

光緒大婚後,基本不搭理隆裕皇后。而瑾妃呆板木訥,也與光緒相處淡漠。後來在多次禮儀活動中,光緒發現珍妃容貌俏麗,且乖巧伶俐,便對她有了好感。慢慢地,皇后因失寵而生妒忌,為了洩憤,她經常向姑母慈禧告珍妃的狀。

按宮中規矩,妃子不能乘八人轎,只能坐四人轎。光緒帝寵愛珍妃曾特意賞給她一乘八人轎。這事被慈禧知道了,非常生氣,命人將轎摔毀。

1894年慈禧六十大壽,按慣例要晉封一批妃嬪。所以在這年的正月初一,慈禧釋出懿旨晉封珍嬪為珍妃。可到了十月,珍妃卻又突然被降為貴人。

原來,清朝妃子每年例銀是固定的,珍妃花錢大手大腳,而且經常給宮中太監賞賜。時間一長,她失去節制,虧空越來越大。於是她鋌而走險串通太監受賄賣官。珍妃有一次為一個叫玉銘的人搞定四川鹽法道一職,按例這一級別的新官放任,要由皇帝召見一下。光緒在召見時問玉銘在哪個衙門當差,他居然答說在木廠,光緒命其將履歷寫出,玉銘把筆頭都快咬爛了也沒寫出一個字,原來他壓根兒是個文盲。此事震驚朝廷內外,引起了慈禧的強烈不滿。

珍妃與慈禧的矛盾遠不止此。甲午戰敗,光緒帝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影響下,試圖搞維新政治,富國強兵。珍妃就堅決支援皇帝變法,是“帝黨”的重要成員。後來,慈禧將光緒囚禁在南海瀛臺,同時也將堅決支援變法的珍妃打入了冷宮,一直到死,也未能再見光緒一面。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帶著光緒倉皇出逃。臨行前命太監崔玉貴把珍妃推到寧壽宮外的井中害死。回京後慈禧為安撫光緒,派人把珍妃屍體打撈上來,重新裝殮,並把罪責推在崔玉貴身上。按理這是死罪,但只是削去崔玉貴二總管的職務。不久,崔玉貴又回到皇宮。

古代已有“囧”字?

宋末元初著名畫家錢選創作過一幅《王羲之觀鵝圖》,奇怪的是,畫的左邊有個萌萌的“囧”字印章,難道古人就會用“囧”字來做印章?其實,這個字不是囧,外面的“口”是印章的四邊,裡面是篆書“公”字,“信公”是清代著名收藏家耿昭忠的號。

康熙初年,耿昭忠的哥哥耿精忠勾結吳三桂發動叛亂,史稱“三藩之亂”。由於耿昭忠及時向康熙表忠心,與哥哥劃清界限,這才倖免於難。《清史稿》記載耿昭忠“擅文章,工藝事,善鑑別”,後世流傳的宋元書畫真跡中,很多都有他的收藏印章,也就是那個“囧”字章。而且耿昭忠在自己收藏的畫上印“公”的時候,下面都會附帶“信公珍賞”,以示對畫的重視。

圈套

二戰期間,他被抓進盟軍監獄,任對方軟硬兼施,都難從他口中得到半點情報。

一天,從監牢被帶去審訊室時,他看到一個房間裡有很多人在聽課,一位老“教授”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審訊歸來時,“教授”的講授仍沒有結束。他側著耳朵聽了幾句,發現“教授”在講船舶知識,他臉上露出鄙夷的神情,隨即離開。

隔天,他再次被提審,路過那個房間時又看到同樣的場景。他忍不住停下腳步,認真傾聽。聽了不到5分鐘,他突然闖進屋子,衝上講臺,怒不可遏地對“教授”吼道:“你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不要再誤人子弟了!”

“教授”驚愕不已,反駁道:“我一直是這樣講的。”

“你一直是錯的,快下去,我來講!”

他把“教授”推下講臺,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又寫又畫,認真講了起來。其他人在下面拿看筆飛快地在本子上做著記錄。當他神采飛揚地講完後,突然意識到不對勁兒。

原來,這名犯人是德國著名的潛艇專家雷恩。盟軍瞭解到雷恩治學嚴謹,對自己和別人工作中的任何差錯都絕不姑息,因此設下這個圈套,順利獲得潛艇的情報。

避其鋒芒,換一個突破口,往往有出其不意的奇效。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