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寶劍出風頭
尚方寶劍最出風頭的時刻是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初五。明朝的尚方寶劍不能砍總兵,東北戰場的督師袁崇煥不管這個,就在這一天,他用崇禎賜予的尚方寶劍,把自己的同事、東江鎮總兵毛文龍給砍了。
搞笑的是,毛文龍也有一把尚方寶劍,資格比袁崇煥的還老,是天啟三年(1623年)明熹宗朱由校給的,算大哥劍。
袁崇煥用尚方寶劍殺了毛文龍,是為數不多的尚方寶劍殺人事例。其後,袁崇煥因濫用尚方寶劍,被崇禎殺了。
韓非子在《二柄》中總結,皇帝權力只有兩個,一是賞,一是罰。這“二柄”必須死死抓在皇上手裡,絕不能外放。其實尚方寶劍只是皇權部分下放的形式,皇帝絕不可能容忍大臣私下行使這個權力。
有利有弊
早年,黃家駟留學回國後建立了中國醫科大學並一直從事醫學教育工作。在一次講座中,講到肺部的健康問題時,黃家駟強調了吸菸對肺部的損害以及對健康帶來的嚴重影響。這時,有學生提出了疑問:“您一直告訴我們要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那麼,從辯證主義的角度來講,難道吸菸就沒有任何好處嗎?”
“當然有,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嘛。”黃家駟緩緩回答道。黃家駟的話一下引起了所有聽眾的興趣,尤其是平常吸菸的人。黃家駟笑了笑,接著說:“其實吸菸的好處醫生們早就發現了,只是沒有對外公佈。吸菸可以為醫學和人類作貢獻。因為菸民患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很多,而且還會引發其他相關的疾病。這樣一來,可以為醫學研究增添一個樣本。而且,菸草中的尼古丁有強成癮性,能抑制食慾,菸民可以省下飯錢,還能保持骨瘦如柴的魔鬼身材呢!”
黃家駟的話還沒說完,臺下眾人鬨笑起來,忍不住拍手稱快。而那些平常吸菸的人早已羞紅了臉,偷偷扔掉了口袋裡的香菸。
請“美食家”吃飯
清朝方面非常挑剔,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對飯菜味道的要求都很苛刻,自稱美食家的他,甚至對吃飯使用的餐具也十分講究,一旦有什麼地方不合心意,就會對下屬大發雷霆,弄得人心惶惶,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委以重任呢?
左宗棠聽完,什麼也沒說。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有亮,左宗棠就派人去找吳某,說是要請他吃飯。當時,吳某還沒起床,聽說左宗棠要請自己吃飯,急忙胡亂穿了一身衣服跑了出來。
吳某來到左宗棠的住處,侍衛將他領到一間空蕩蕩的房子裡說:“總督大人讓您在這裡等他。”吳某從早晨等到中午,連左宗棠的影子也沒等到,他飢餓難耐,卻又不敢走開,只好硬著頭皮繼續等。傍晚時分,外面終於傳來腳步聲,走進來的卻是一名侍衛,他拿來一壺水,又放下一個做工非常粗糙的茶碗,然後很快就離開了。吳某已經渴得嗓子冒煙,他顧不得挑剔茶具,一口氣喝了兩大碗水。
過了一會兒,侍衛又來了,這次他端上來的只有糙米飯和青菜,吳某飢不擇食,狼吞虎嚥地吃了三大碗。當吳某打著飽嗝放下碗時,左宗棠終於走了進來,他用十分抱歉的語氣對吳某說:“臨時有緊急公務需要處理,讓你久等了,真不好意思呀。”說著,左宗棠吩咐侍衛將山珍海味送上來,滿滿地堆了一桌子,然後很熱情地勸吳某吃菜,吳某已經吃飽,再也咽不下一口食物,他只好連連辭謝。這時,左宗棠才笑著說:“一個人在飢餓的時候,不管多麼糟糕的食物也能吃,一旦吃飽了,就算山珍海味也無法品嚐出味道了,可見食物的味道並沒有特定的好壞呀。”吳某聽完,感到十分慚愧,從此他不再自稱“美食家”,也不再因為食物是否可口而責罵下人了。
捨命食河豚
蘇東坡的最後一餐盛宴是和好友米芾吃的,結果吃得鬧了肚子,吃後沒幾天,他就因為得了腸胃病,加上內熱,離開了人間。
此前,他就是個為了吃可以豁出性命的主。他剛到常州,當地就有人請他去吃飯,吃的是河豚。蘇東坡有首詩,是關於河豚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所以,他是吃河豚的老手。
請客者有個上好的做河豚的廚子,想讓蘇學士看看手藝如何。河豚上桌,眾人不便打攪,躲在屏風後,偷聽蘇東坡說些什麼。只見蘇東坡埋頭大吃,一言不發,等到他吃乾淨之後,抹了抹嘴,說了一句話:“也值得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