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的桂林保衛戰

[ 歷史故事 ]

1944年10月29日,桂林保衛戰開始了。日軍首先攻擊外圍陣地,兵力是守衛桂林的桂軍的5倍。

桂調元在46軍炮兵營當連長。炮兵營駐紮在外圍的炮兵陣地上,桂軍的炮是德國炮,最遠可以打到3000米,日本的小鋼炮射程不行。但小鋼炮也有優點,靈活,可以抬起來走或扛起來走;德國炮就不行,需要汽車牽引,每尊炮都有一兩噸重。桂軍炮兵和日本兵不見面,需要步兵指引方位,炮兵將炮口調節好,炮彈就會在敵群中開花,日本兵還不知道炮彈是從哪裡發射的。

日軍調來很多坦克,這些坦克成了桂軍炮兵的靶子。

桂調元說,日本的坦克屬於輕型坦克,鐵甲正面厚,側面薄。只要方位正確,一炮就能將日軍坦克轟成廢鐵。

除了炮火支援,還有陳納德“飛虎隊”的飛機助戰。另外,桂軍每個陣地前設定了鐵絲網、木柵等障礙物,在日軍必經的地方埋設了地雷。

火炮、飛機和地雷,讓日軍第一天的攻擊極不順利。

次日,大量日軍飛機突然飛臨桂林上空。

守衛桂林的,除了131師和170師,還有79軍一個加強團,駱首瞻就在這個加強團的高射機槍連裡當彈藥手。

駱首贍說,他們的陣地設在伏波山上,專門打日本人的飛機。在桂林城裡,打飛機的除了高射機槍,還有高射炮。高射機槍和高射炮分開佈防,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高射機槍陣地或者高射炮陣地。

日軍的飛機像蝗蟲一樣在桂林上空飛舞,高射機槍和高射炮對著日軍的飛機一齊開火,炮彈像禮花一樣在飛機的四周爆炸。日軍飛機擔心被打中,就升得更高了。高射機槍夠不著了,高射炮還能夠得著。

駱首瞻說,高射炮每次能夠連發20發炮彈,前面有瞄準鏡,只要瞄準了日軍飛機,炮兵一下子就能打出20發炮彈,在天空中打出一排禮花。和高射機槍比起來,高射炮的威力更大。

這天,因為打下了一架飛機,包括機槍射手在內,所有射手當天晚上都得到了獎賞,獎品是幾片豬肉。

雙方激戰正酣的時候,日軍第58師團的一部強渡灕江衝鋒舟剛駛上東岸,突然衝出一群民團士兵,與日軍廝殺在一起。

在民團士兵排山倒海的攻擊下,日軍開始退卻。

一片片竹排從灕江上游飛快地划過來。竹排上放著土製炸藥,這些划著竹排的民團士兵要與日軍同歸於盡。

日本人終於知道,還有一群穿得破破爛爛的像叫花子一樣的人比他們更勇猛,更不怕死。

日軍進攻桂林的前兩天沒有佔到任何便宜。直到後來調來重炮,轟塌中國守軍的城牆及山隘工事,又輔以毒氣彈開道,才得以進入桂林。

一名日本下級軍官在回憶錄中寫道:今日我軍遇到了自戰爭以來最兇猛的抵抗,城裡到處都是槍聲,到處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隊900餘人在戰役結束後僅剩70餘人,多為傷兵。

桂林保衛戰結束後,倖存老兵寫了回憶文章,說日軍進攻桂軍陣地的時候使用了平射炮和火焰噴射器。有些戰士渾身著火,跳出工事,將撲上來的日本兵緊緊抱住,將日本兵也燒死了。

我看過幾本日本老兵所寫的關於滇西戰爭和緬北戰爭的書籍,日軍士兵被火焰噴射器燒著後,狼狽逃命,哀號不已,沒有一個人會像桂軍士兵這樣兇悍。

當地的老人說,桂林保衛戰中,被民團士兵打死打傷的日軍多達7000人。

桂調元和駱首瞻都說,桂林保衛戰慘啊,要讓世人知道當年艱苦卓絕的抗爭,否則,那兩萬烈士死不瞑目啊。

補充糾錯